小活络丹
顾名思义,小活络丹就是通络用的一种方剂,那么小活络丹还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内容目录
小活络丹
方歌: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加地龙,中风手足皆麻木,风痰瘀血闭在经。
方义:本方证乃风寒湿邪与瘀血痰浊阻滞经络所致。风寒湿邪侵入经络,日久不愈,气血不得宣通,营卫不畅,津凝为痰,血停为瘀,经络痹阻,故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为风邪偏盛之征;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为风寒湿邪与痰瘀交阻之佐证。能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者,盖因其亦为湿痰死血阻滞经络也。方中制川乌、制草乌辛热峻烈,善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止痛力宏,故用以为君。天南星辛温燥烈,祛风散寒,燥湿化痰,能除经络之风湿顽痰而通络,为臣药。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以化经络中之瘀血;地龙善行走窜,功专通经活络,共为佐药。诸药合用,相辅相成,使经络之风寒湿得除,痰瘀得去,则经络通畅而诸症自解,故以“活络”名之。
本方制丸为用,取“丸者,缓也”,亦即“治之以峻,行之以缓”之理。因风湿痰瘀阻于经络,非短时所为,虽需峻利之品搜剔,但亦不可过猛,否则非但有形之邪难除,反易耗伤正气。以酒送服者,取其辛散温通之性,以助药势,并引诸药直达病所。
小活络丹的用法用量
组成:天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各180g,乳香(制)65g,没药(制)65g。
用法:研细末,加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每曰2次,空腹时用陈酒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川乌、草乌先煎30分钟。
加减:若见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秦艽以祛风止痛;腰腿沉重而痛者,加苍术、防己以去湿通经;肢节冷痛为主者,可加肉桂,并重用川乌、草乌以逐寒湿。
小活络丹的功用主治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1.风寒湿痹证。肢体筋脉疼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涩。
2.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寒湿痰瘀血,留滞经络而致痹证或中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紫,苔白为辨证要点。
小活络丹的禁忌
方中川乌、草乌毒性较大,不宜过量;若作汤剂,宜久煎。
-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
- 燕窝的功效与作用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樱桃的功效与作用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
-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 银杏叶的功效与作用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 锁阳的功效与作用
-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 通脉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