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方纪淮沈家恩的其他类型小说《枝意长春:方纪淮沈家恩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照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着她的神色。“该死的不是你,你从未做错任何事情,为何要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自己的命只能捏在自己的手里!”京中关于她的流言大多是批判她离经叛道、枉为女子。即使她镇守边疆,防止异族入侵,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免受战争之苦。我心头一动,或许我是有活路的……我应当可以在嘉懿长公主这里谋出一条活路来!5.伤好以后,我再次去见了嘉懿长公主。她坐在上首,笑盈盈的望着我。“你说要在本宫手里谋个活路?”她虽然在笑,但周身威压逼人,凌厉的眼神似乎要将我看穿。“京中贵女大多对我避之不及,生怕跟我扯上关系,你竟然想要在本宫手底下谋个活路?”“公主应该知晓,我早已不是京中贵女,现在亦无处可去。”嘉懿擦拭着手中的长剑,应得漫不经心。“本宫既...
“该死的不是你,你从未做错任何事情,为何要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自己的命只能捏在自己的手里!”
京中关于她的流言大多是批判她离经叛道、枉为女子。
即使她镇守边疆,防止异族入侵,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免受战争之苦。
我心头一动,或许我是有活路的……
我应当可以在嘉懿长公主这里谋出一条活路来!
5.
伤好以后,我再次去见了嘉懿长公主。
她坐在上首,笑盈盈的望着我。
“你说要在本宫手里谋个活路?”
她虽然在笑,但周身威压逼人,凌厉的眼神似乎要将我看穿。
“京中贵女大多对我避之不及,生怕跟我扯上关系,你竟然想要在本宫手底下谋个活路?”
“公主应该知晓,我早已不是京中贵女,现在亦无处可去。”
嘉懿擦拭着手中的长剑,应得漫不经心。
“本宫既然救了你,也不妨对你负责到底,将你送到别处,远离是非自然也是可以做到的。”
“我将长公主视为救命恩人,更折服于公主的魄力,只愿意跟着公主!”
我深深叩首,希望留下来。
“可我长公主府从来不养闲人,你又有什么本事能让我将你留下?”
“民女能掌事管家、略懂经商。”
嘉懿似乎终于来了兴趣:“你懂经商?”
我未出嫁之时,曾帮母亲打理店铺,用我的法子经营,月入斗金。
是以当初父亲的官位不大,却能步步高升,其中少不了钱财在其中斡旋。
“好,那就先留在府里,给本宫看看你的真本事!”
“若是做得好,便可以留下,若是做的不好……”
嘉懿低头看我,似笑非笑。
“本宫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留在了公主府中,我步步小心,却还是粘上了一些腌臜之事。
6.
嘉懿用闪着寒光的剑挑起了我的下巴。
“他说的可是真的?”
还不等我回话,一旁肥胖如猪的男人争先开口。
“公主,奴才怎么能敢欺满您呢?就是这个贱婢!是这个贱婢勾引我……我才如此的啊……”
嘉懿一脚踹在他的心口:“本宫问你了吗?
我便替公主除了你这祸害!”
说着,陆泽就要杀了我。
可惜最后倒下的是他,而不是我。
我将帕子和软筋散都精准的扔到了他的脸上。
我特意将这帕子在迷药中泡了三天三夜,且那软筋散的剂量也是不小。
毕竟他武功高强,我可不敢赌,万一失败了我的下场会是如何。
虽然他仍旧意志清醒,但却动弹不得了。
我轻而易举地从他身上翻出了一张纸,上面还有残留的药粉。
一旁的大夫从我手中接过:“这上面的气味……正是公主所中的毒!”
果然不出我所料,陆泽才是那个真正要谋害公主的人!
8.
嘉懿不知何时中了毒。
她从那日起就一病不起,一碗又一碗的药灌了下去并不见效,反而是嘉懿的身子越来越差。
我怀疑那毒不仅没有停,反而加大了剂量。
于是我便与嘉懿做了这么一场戏。
我拿着大夫开的方子,暗中去了好几家医署,去确认是不是有人在这上面做了马脚。
但是所有的大夫都告诉我这药方没有任何差错。
那便是有人日日在汤药中作了手脚。
果不其然,我拿着药渣去找大夫查验时,在里面发现了别的东西。
于是我自己亲自去抓药,一式两份,一份由我亲自熬煎,一份交由府中其他人经手。
嘉懿提前喝过我煎熬的药,将陆泽送来的药尽数给倒了。
竟然真的慢慢好转起来,证实了府中有内鬼。
为了抓到这一内鬼仍对外宣称身体虚弱,昏迷不醒。
陆泽是第一个着急的人,他也是除了熬药的奴婢之外,经手汤药之人。
本以为他忠心护主,却没想到竟然是遭身边最亲近之人背叛。
9.
“我早该在第一天就杀了你!”
陆泽被绑了起来,目眦欲裂的看着我。
又转头向嘉懿求饶。
“公主,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绝对不是我的东西,是她,一定是这个女人塞到我衣服里的!”
我扬了扬唇,毫不留情的戳破他的小心思。
“之所以你如此执着的将这件事情盖在我头上,无非是想为你身后的主子找一个好借口。”
“到时我死了,公主也因中毒而亡,既能得封赏
,还不用背上弃主的名声。真是好妙的计策!”
陆泽脸色大变,但是仍然在做最后的挣扎。
“公主,您别听她瞎说!我已经跟在您身边那么长时间了,您不能因为他的一面之词就定我的死罪呀!”
可惜嘉懿连一个眼神都不愿意给他。
“拖出去,乱棍打死。”
“慢着。”
我拦住了外面的侍卫,捡起陆泽掉落的剑将他一剑封喉。
温热的液体溅了我一脸,眼前猩红一片。
我精准的捕捉到了嘉懿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
我朝她笑。
“公主对我有恩,我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加害于您。”
嘉懿扬了扬唇,心情愉悦。
“将这晦气的尸体拖出去喂狗。”
我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公主也不问问他背后的主子是谁吗?”
10.
其实这件事或许不用问,答案心知肚明。
嘉懿常年在边疆驻守,很难在京中树敌。
大概率会是宫中那位。
这毒性虽满,但毒性极强,是奔着要人性命而去的。
思及此,我突然觉得荒谬。
世间男子总是看不起女子,却又防着女子。
当真可笑!
我小心的觑着嘉懿长公主的神色,有些捉摸不透。
嘉懿如今手握兵符,惹皇帝忌惮。
此次将她召回京,无非就是设了一场鸿门宴,目的便是要她交出兵符。
她到底会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兵符上交?
若是她真的上交,那么迎接她的便是后半生被困囿于四方深院的结局。
若是她不愿……
我心中热血沸腾,她这些年来如男子一般在沙场驰骋,保卫百姓,谋略、英勇都不输男子。
当今圣上刚过弱冠,是个懦弱的性子。
可嘉懿长公主有勇有谋,往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坐上一坐也未尝不可。
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便要失去继承权力的能力?
不,这根本不公!
我的心脏剧烈的跳动着,倒反天罡的想法几乎要冲昏我的头脑。
女帝!
我一筹,因此常常看我不顺眼。
“不对,不应该再称你为方沈氏了,毕竟,你如今已经是方家的弃妇。”
班秋月言笑晏晏,说出的话却直直往我心口上捅刀。
“成婚三年无所出,还真是让人笑话。我若是你,光天化日之下被赶出家门,必然无颜再活在世上,不如死了痛快!”
话落,她让马夫扬长而去。
似是生怕沾染上我一点晦气。
我低头看了看包袱中被我放好的匕首,或许……
她们说的是对的!
我是被休下堂的弃妇,犯了七出之罪,这世间再无我的容身之所,只有死了……
我鬼使神差的去拿那匕首,朝着人烟稀少的京郊走去。
悄无声息地死了,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
对方家、对沈家、对我,都好。
可是我没死成,被一女子救了下来。
4.
她五官分明,墨发高束,与养在深宅中的女子不同。
她肤色略深,眉目凌冽,浑身上下带着肃杀之气。
“你的命竟如此轻贱吗?”那女子脸色阴沉的几乎要滴出水来:“要不是我恰巧路过,你怕是早就去要见阎王了!”
我有些呆滞,濒死前的窒息感和恐惧感仿佛还在。
“你姓甚名谁?又是为何要去寻死?”
我将我被方家休弃、沈家逼死我的事情如实道来。
“你便是沈家长女沈枝意?母后在世时倒是经常夸赞你做事规矩、挑不出差错,怎么如今混成了这副模样?”
母后?
我这才反应过来,救了我的人竟然是嘉懿长公主——当今圣上的姐姐。
她的生母便是先皇后。
她素有大邺罗刹之称,都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甚至提起她的名字说可止小儿夜啼。
四年前,外族屡犯边境,强取豪夺、欺辱百姓。
朝廷众臣竟然借口新皇刚登基,国库空虚,主和不主战。
反而提出让嘉懿长公主和亲来促成两邦和平。
嘉懿长公主表面同意和亲,但是却带走了大量的军队,将在边境接亲的异族杀了个片甲不留,并且一举拿下外族三座城池,灭了他们的气焰。
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边关镇守,这次竟突然回京。
我下意识的跪下行礼,小心翼翼的觑
在边关三年的丈夫归来要休妻,只因我三年未有子嗣。
可他从未与我同房,我如何变出一个孩子来。
母家嫌我丢人,不愿意接纳我,逼着我去死。
在我心生绝望之际,是一女子将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她说,这世间待女子不公,那咱们便辟出一条公道。
1.
“我们沈家,没有你这样的姑娘!”
我被拦在沈府门前,不被允许进入,父母甚至连门都不愿意打开。
“嫁入婆家三年就被休下堂,你竟然还有脸回来?你母亲教导你的那些女则、女戒,你都吃到肚子里了吗?”
听着父亲震怒的责骂,我忍不住落下泪来。
“枝意,不是母亲心狠,这沈家实在是没有你的容身之所,你的几位庶妹、堂姊均未出嫁,你如此这般,会让外面那些人怎样非议我们?”
父亲责骂的声音停了,母亲的话又让我如坠冰窟。
我没想到,被方纪淮休弃之后,这世间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就连父母都以我为耻。
可我做错了什么呢?
方纪淮因我嫁给他三年无所出,便给了我一封休书。
可他新婚之夜连合卺酒都没来得及饮下,就披甲上阵。
我自己一人如何能生出孩子来?
沈府的大门被打开一个小缝,从里面扔出来了一个包袱和一把匕首。
“你若是明白,死了才好,不仅能全了沈家的名声,亦可不用在这世间再遭受别人的白眼。”
“你若是不愿意死,那便与沈家恩断义绝,我们沈家以后绝对不会再承认有你这个女儿!”
我止不住的浑身颤抖,他们这是要逼死我!
沈府的管事出来将我轰走,凶相毕露。
“快走快走,老爷已经不认你了,还当自己是金尊玉贵的大小姐呢,就算是死也要死远一点,莫要脏了沈府的门面!”
可我记得,未出阁之前他也受过我诸多恩惠。
之前锦衣玉食、万人追捧,如今才懂了何为世事炎凉。
2.
我曾是整个上京城最风光的女子。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懂规矩、识大体。
年仅十三便可以帮母亲掌家管事,是百家求娶的对象。
就连先皇后在世时,都曾称赞过我“知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