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老歪王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李老歪王大山的小说重生道观,实现暴富从收山货开始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幼儿园大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但白狼的叫声仍然未停止,越发的急促。王大山越想就越觉得不太对劲,就在此时,白狼突然冲了过来,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咬中了地上的什么东西。王大山转过头来,就看到白狼正在咬着一条比还碗口粗的大青蟒。这只青蟒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的大腿粗细,青色的鳞片有着哑光般的神秘与可怖,三角的脑袋上,一双眼睛犹如两个弹球,中间竖立的瞳孔散发着阴狠的光芒。此时白狼咬住青蟒的脖颈死不松口,但蟒蛇太大太粗,白狼的咬合力虽然强大,却并不能伤到蟒蛇的脊骨,对蟒蛇造不成致命的伤害。但蟒蛇却紧紧的缠住了白狼,让白狼无法动弹,只有一只腿还在不停的蹬踩。白狼毕竟受伤了,稍一用力就会疼痛无比,肚子是狼身上三个最脆弱的地方,这里的受伤意味着它不能发力挣脱。王大山看到此处,赶忙拔...
但白狼的叫声仍然未停止,越发的急促。
王大山越想就越觉得不太对劲,就在此时,白狼突然冲了过来,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咬中了地上的什么东西。
王大山转过头来,就看到白狼正在咬着一条比还碗口粗的大青蟒。
这只青蟒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的大腿粗细,青色的鳞片有着哑光般的神秘与可怖,三角的脑袋上,一双眼睛犹如两个弹球,中间竖立的瞳孔散发着阴狠的光芒。
此时白狼咬住青蟒的脖颈死不松口,但蟒蛇太大太粗,白狼的咬合力虽然强大,却并不能伤到蟒蛇的脊骨,对蟒蛇造不成致命的伤害。
但蟒蛇却紧紧的缠住了白狼,让白狼无法动弹,只有一只腿还在不停的蹬踩。
白狼毕竟受伤了,稍一用力就会疼痛无比,肚子是狼身上三个最脆弱的地方,这里的受伤意味着它不能发力挣脱。
王大山看到此处,赶忙拔出侵刀,趁青蟒发力缠绕的时候,一刀捅向了青蟒的心脏,然后再从上到下猛划而下。
鲜血喷涌而出。
青蟒剧痛,更为用力的缠绕翻滚,但这一刀,真真切切的伤到了它的心脏。
一刀不够,王大山又是一刀,这一刀捅入,自下而上。
这一刀,让青蟒的疼痛倍增,它再也无法发力,只能松开白狼。
但白狼依旧死死的咬住青蟒,王大山见状,掏出手枪对准青蟒的头部,砰砰砰三枪,青蟒终于不再动弹了。
此时白狼已经奄奄一息,一动不动,它肚皮上的伤口隔着纱布都渗出了大量的鲜血。
王大山心里那个悔恨呀!
如果当时不那么大意,再保持一些警惕,白狼就不会被青蟒所伤。
即便受伤,也绝不会受那么重的伤。
悔恨的同时,又后怕不已。若不是有白狼在,关键时刻一口咬住了青蟒,这会儿被缠住的就应该是他王大山了,生死难料。
可以说,这次如果没有白狼,王大山有可能壮烈在这里。
不要觉得不可能,被一条巨蟒缠住,就算神仙来了也难以脱身。封神演义中的捆仙索相传就是一条上古巨蟒的筋炼制而成的,虽然是神话,但也从侧面看出来,巨蟒的缠绕束缚能力是多么的强悍。
但此时不是后悔的时候,还要赶紧救治白狼。
王大山先是割开白狼的裹伤的纱布检查了一下伤口,还好,伤口只是有些渗血,但并没有撕裂。
随后,他又从上到下又摸了摸白狼的全身,确定器官没有移位和出血。
经过检查,发现只是窒息引起的缺氧,并没受到更大的伤害。
毕竟白狼被缠绕的时间很短,王大山又迅速的杀死了青蟒。
等一会儿白狼会自己醒来。
但王大山不敢冒这个险,他从急救包里拿出了几根银针,分别朝白狼身上的几个部位刺了下去。
并不是什么金针刺穴,只是单纯的利用物理行为刺激白狼的神经,让白狼早点醒来。
不然,还没听说过谁能给动物刺穴,毕竟身体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片刻功夫,白狼醒来了,王大山的刺激对白狼有些效果。
白狼眼神清明,静静的看着王大山。
王大山对他说道:“伙计,谢谢你救了我,你先好好躺着,我去采药,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说罢,摸了摸白狼的头就起身走了。
李红军来到院儿中,王正风带着王大山迎出去。
李援朝也和他娘一块走到了院里。
李红军先是对着王正风喊了一声王爷爷,又对着王大山兴奋的说:“大山,骡车我买了,是在榆树屯里买的。
之前我在那边收山货,知道榆树屯子老郭家要卖骡子,这骡子8岁大点,正值壮年,老郭家要的不便宜,一直也没卖出去,我昨天就去他家里买了下来,不但买了骡子和骡车,还把他家的爬犁也一块买下来了。
我想着到冬天的时候,上山里拉牲口能用得上。一共花了350块钱。一开始他不愿意卖给我,我在他家磨了一天,磨得他实在不想再看见我就卖我了。”
还得是李红军,就是有做生意的头脑。
一头八岁的骡子,加上骡车和爬犁,350块钱,一点都不贵。这年头大牲口精贵,没人愿意卖是一方面,再一个就是也没人买得起。
多数人家都是买了小驹子自己养,虽然开始3年不能干活,但只要能到3岁,就能驮不少东西,还是能帮上家里很多忙的。
现在李红军买了一头8岁大的骡子,已经算是成年了,五六百斤还是可以拉的。
王大山很是满意。
说完,李红军掏出剩下的钱递给王大山:“这是剩下的钱,我给你吧。”
王大山赶忙推开李红军的手,说道:“你这是干啥,昨天说的好好的,剩下的钱你拿回去还自行车的钱,再给你娘改善改善家里的条件,你怎么又拿回来,赶紧收好了。”
两人推来推去,王正风发话了:“红军,给你你就拿着吧,以后你兄弟俩好好干,肯定比现在赚的多,收起来,你再不收就是嫌少了。”
李红军无奈,只好将钱又揣了起来,然后对着王正风说:“王爷爷,您老放心,我以后肯定跟着大山好好干。”
王正风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
作为一个道士,他是懂得一些相面之术的。
李红军耳垂宽阔厚实,鼻翼肥大,鼻孔微露,眼神柔和,口角朝上,嘴唇厚重,一看就是忠厚老实之人。他与王大山在一起,并不会因分配不均而心生龌龊。
王大山也说道:“对,红军,你放心,咱们一定会赚很多钱,到时候你娘你妹妹都能过上好日子。”
李援朝在一旁看了心里啧啧称奇。
他看出来了,王大山让李红军去买了一架骡车,剩下的钱王大山竟然不要了。看那一叠大团结,至少有100多块,王大山是真大方啊。
又听到两人要赚大钱的豪言壮语,李援朝心里也不禁激荡起来,这更坚定了李援朝在道观里帮忙的信心,毕竟,他是拿固定工资的啊。
这时候,王大山又对李红军说到:“红军,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援朝大哥,跟你一样,也姓李。
这位大娘是援朝大哥的母亲。以后援朝大哥会搬到道观后的山脚下住,算是给我爷爷帮忙种植草药,也会跟着咱们上山去运野牲口。”
李红军听了,忙跟李援朝握手,口中喊着援朝大哥,大娘的。然后说道:“援朝大哥,我叫李红军,以后就跟着大山卖野牲口了,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就吱声,我天天从公社过来,别的不说,买东西还是很方便的。”
李援朝忙说谢谢。
看两人寒暄完毕,王大山开口道:“援朝大哥,你要没事的话,咱们一起去后山看看,看看在哪盖房子比较好,让大娘就留在观里,陪我爷爷说说话。”
哪里是什么陪王正风说话,以他娘现在这样的状态,问她话能有个回应就不错了,更别说是主动跟王正风说话了。
王大山这么说,也是想让李援朝放心罢了。
李援朝想了想,就对她娘说道:“娘,你先留在观里,我跟大山兄弟去看看盖房子的地方,一会儿就回来,你在这等我。”
他娘点点头,说句早点回来,就不吭声了。
王大山三人出了观门,又将骡子拴好,就往后山坡走去。
三人一路说话,得知明天王大山要进山打猎,李红军说:“大山,明天我跟你去吧,我还没进山打过猎呢。”
“进山打猎可是件辛苦的活,明天一早5点就要出发,你能受得了这个苦吗?”
“我能我能,我肯定能。”李红军急迫的说道。
他是很想跟着王大山进山去打猎的。一来想是图新鲜,想见识见识是怎么打猎的,二来也是想亲眼看看王大山打猎的水平。
“山里危险,进山之后你能完全听我命令吗?我叫你往东你绝不能往西,你要是能,我就带你去。”
李红军也知道打猎不是闹着玩的,每年公社死在山里的猎手没有10个也有8个。这其中被猎物反杀的占了九成还多。
当下郑重的说道:“大山,你放心,进了山里我肯定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那行,你明天5点到观里,早点出发,争取明天多打几头大牲口。
李援朝也想跟着王大山进山打猎。与李红军不同的是,李援朝他爹就是李家屯的猎手,李援朝从小耳濡目染,十六七岁以后也跟他爹进过山打猎。只是到了22岁才去了机务段上班,打猎才渐渐的少了。
想了想,李援朝对王大山说道:“大山,你们明天去打猎?要不我也跟着去吧,我家有枪,也能帮上忙。”
王大山想了想,说道:“也行,盖房子也不急于明天一天,援朝大哥明天就一起去吧。你可以先把大娘送到亲戚家里住几天,暂时别让大娘住你家里了。等过几天盖好了房子再都搬过来。”
“好,我等下回去就先将我娘送去我二叔家,让我婶照看着,然后再去找屯子里的泥瓦匠,商量商量盖房子的事情,明天我也5点准时到你家道观。”李援朝听完王大山的话后说道。
“行,就这么定了”王大山一锤定音。
三人说话间来到了后山脚下,王正风开的药田就在北山坡上。
在山脚下四处查看了一番,又在一处空地上圈出了一块地方,大约有200个平方,靠着白龙溪不远,也就不到30米,打水也极为方便。
三人找了几根粗树枝,沿着圈定的边界将粗树枝钉在了地上,算是定好了边界,然后就往回走去。
回到观里,王大山留李援朝母子和李红军吃饭,被李援朝谢绝了,他是一看都不想耽误,赶紧把盖房子的事情落实了。
最近这几天,他虽然悲伤,但想到还有老娘,便也不得不振作起来。老爷们,痛苦悲伤只能往肚子里咽,在外面还是要表现的坚强。
李红军留下来吃饭,他对上次吃的灰鼠子焖土豆还念念不忘。
王大山今天很高兴,不但李红军过来帮他,就连李援朝都不嫌他年纪小愿意来帮他。
人家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王大山也不例外,靠着王正风王大山爷俩,想把道观发扬光大不是不可能,但是太难。王正风年纪大了,也帮不了他太多,只能靠着外人来帮他。
如今有了李援朝和李红军,他相信一定能把道观发扬光大!
王大山不能把肉全给白狼吃了,他还要在山里待四五天,便对白狼比划道:“没了,没有了。不能再吃了,再吃我就不够吃了。”
说完,也不等白狼反应,他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鹰嘴峰寻找野山参了。
白狼看王大山不搭理他它,突然抬头仰天一声长啸:嗷~~~,啸声中还带着拐弯。
片刻之后,远方传来了另外几声狼啸,王大山数了数,足有七八声之多。
王大山也不理会,收拾好竹筐,径自朝鹰嘴峰北山坡走去。
白狼看见王大山走了,也跟在了他的身后,不紧不慢。
一个小时后,王大山来到了鹰嘴峰的北坡。
山中无路,极不好走,王大山一边用柴刀开路,一边用索拨棍寻参,时不时敲击树干,惊走蛇虫鼠蚁。
白狼只是跟在身后,并不出声。
王大山在山坡上慢慢寻找,临近中午,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狼嚎,听到这声嚎叫,白狼也嚎叫一声,似是对远处嚎叫的回应。
王大山并不明白这嚎叫是什么意思,只是他艺高人胆大,也不觉得白狼的狼群会伤害他,所以并没有在意。
片刻之后,不远处灌木传来了细细簌簌的声音,一只青色的狼奔跑了过来,嘴里还叼着一只兔子。
青狼过来后,把兔子放到了白狼的身边,然后一声不吭的就走了。
等青狼走了,白狼王又把兔子叼到王大山的跟前,抬起前爪示意了一下,就又侧躺在了王大山的身前。
王大山这才明白,原来这只猎物,是送给自己的。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又一只狼跑了过来,嘴里叼着一只山鸡,同样放在了白狼王的身前,白狼王依然抬爪示意王大山。
陆陆续续,一共有五只野狼送来了猎物,这其中有兔子、山鸡、黄鼠狼,还有一只不大点的小狍子。
王大山竟然被狼群投食了。这说出去,谁能相信?
看看时间不早,他也没有客气,带着白狼找了一处小溪流就开始剥皮处理猎物。
等王大山和白狼都吃饱了,太阳已经有些偏西的样子,看样子大约一点多了。
白狼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感觉无比的满足,似乎今天的肉比他吃过的所有的东西都好吃。
王大山也不去理会白狼,继续拿着索拨棍寻找人参。
但整个鹰嘴峰地势南高北低,南面是悬崖,北面是山坡,相当的大。
又找了一下午,终于在北山坡中间的一片密林中发现了一株灯台子。
虽然只是一株灯台子,但此处是个百年老埯,只要发现了一颗人参,那周边必定就有一片。
放过灯台子,王大山又继续寻找。
没过多久,王大山就看到了一个兆头。
所谓兆头,就是前人曾在此抬出过人参,为了纪念此事,也为了事后能够再有放参人找到此处而做的记号。
一般都是揭掉一块树皮,用火烧一遍,在上面刻上字: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曾自此处抬出几品叶人参,特此留念,敬谢山神馈赠等等。
之前王大山在抬出五品叶人参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一个兆头。
兆头周围十米以内必有老参坑。
王大山一看兆头,满面惊喜。
没错,这绝对是一个百年的老兆头。就像一个树洞一样,几乎有半尺多厚,被火烧过的痕迹尽显岁月的沧桑。
字迹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但这并不妨碍王大山就此认定这就是王家那位祖先刻下的。
“你真要租3000亩地?”王正风问道。
“爷,我至少要租3000亩。”
“你租恁多地干啥?就算我跟援朝和红军两个小子种草药,累死我也种不完啊?”王正风说道。
“爷,以后种地也好,养牲口也罢,都不用您亲自来,咱们请人来种,让援朝大哥当负责人。
您研究了一辈子的草药,到时候只要教他们怎么种就行了,遇到问题再给他们指点指点就成。
就像我跟熊支书说得那样,以后咱就靠种草药养牲口为生了,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到时候肯定赚钱,您就擎等着咱们赚了钱扩建道观吧。”
王正风想了想,虽然有些半信半疑,但他也不准备再问了。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以后是这些年轻人的世界了。
想到这,王正风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李援朝和李红军都早早的来到道观。
每天清早到道观开会是王大山特意交待的。大家互相诉说一下当天各人手上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天的工作内容,有什么是需要协助的,应该怎么被帮助。
王大山希望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正规的管理模式,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让大伙都能独当一面,每个人负责起一摊子事情。
在王大山的规划中,未来清风观以及附属产业应该会发展的非常庞大,而与王大山相识于微末的李援朝和李红军就是他的左右手。
哪怕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哪怕他们没见过什么世面,但这都不要紧,只要肯学,能力都可以在工作中培养。
经过这几天的赶工,李援朝房子的地基已经挖好了,目前正在建主体,最多再有三天,主体建筑就能完工,到时候就要支付第二笔建筑款了。
“援朝哥,让李大抹子找木匠,先把木匠活干出来。什么窗户、门、家具,能打的都提前打出来。不要等到都完工的再去干木匠活,耽误功夫。
告诉李大抹子,原定工期20天,每提前一天,我额外奖励他们20块钱,但一定得保证质量,不能糊弄人。”王大山对李援朝说道。
“成,你放心吧,我跟他说。”李援朝点点头说道。
王大山又掏出1000块钱,递给李红军说道:“红军,这1000块钱你拿着,记到你的流水账上,到该给李大抹子付钱的时候你去给。但有一点,必须经过你俩的联合验收,验收不通过就不能付钱,明白没?”
“明白了。”李红军郑重的说道。这一刻,他感到了浓浓的被信任感。
“还有刚才我说的,如果验收合格了,李大抹子他们提前几天完工就奖励多少钱,该给的也要给。你到时候只要把账记好就行,到月底咱俩对账。”王大山又说道。
“我知道了,肯定按你说的办。”
见李红军应下,王大山又转头看着李援朝说道:“援朝大哥,红军这小子从小就机灵,数学也学的好,又做过生意,他管钱比咱俩都合适,你没意见吧?”
“没意见。”李援朝沉声说道。
“那好,援朝哥,你除了要经常过去看看李大抹子的盖房子的进度以外,主要还是要负责药田的开荒工作。我计划把咱们道观周围的林地都承包下来,至少三五千亩,到时候一半以上都要种上药材。
你目前的工作有两点,一是跟我爷爷一起到周边林地里转转,看看哪些地方适合种药材,哪里适合咱们就承包哪里的林地。
“爷爷,爷爷,你不要死,你醒醒,爷爷!”
一个昏暗的厢房里,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床上闭目沉吟着,他脸色苍白,身躯不住的扭动,似乎正在承受着某种无法承受的痛苦。很显然,年轻人做梦了。
突然间,年轻人猛的坐了起来,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鬓角中淌了下来。圆睁睁的眼睛里透出了迷茫。
“这是哪?我不是刚刚接受了大领导的授衔,晋升了将军了吗?怎么到了这里?这里是哪?”
年轻人四处打量着房内的摆设,顷刻间,脸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还带着一丝惊惧。他快速的起身,从床上翻身而下,顾不得穿上鞋子,从房里冲了出来。
房外,偌大的院子里一棵红松矗立在在侧,一尊硕大的青石香炉正对着堂屋正门,堂屋门楣上悬挂着“凌霄宝殿”四个大字的牌匾,门上一副对联,上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联虽在,却也斑驳不堪。而正殿里,三清宝象缺头断臂,丝毫没有了法相庄严。
“这,这是小时候生活的道观?”
年轻人看看自己的衣服,又跑回了耳房照了照镜子。
一张年轻过分的脸在镜子中呈现了出来。
“这是年轻时候的我?我这是重生了?”年轻人呢喃道。
一刹那,过往的记忆如流水般向脑中涌来。
年轻人名叫王大山,自记事起便与爷爷相依为命。
爷爷是一名道士,姓王名正风,道号清尘,乃正一道清风观第23代传人。
王家在明朝嘉靖年间,本是天师陶仲文的弟子,由于不愿以丹石长生之术取悦皇帝,怕日后遭了报应,便辞别了陶仲文,转而皈依了正一道,在白山黑水之地建立了一座小观,名曰:清风观。
从此父传子,子传孙,孙再传子,祖祖辈辈当起了道士。
到了王正风这代,清风观已传了23代。
王家这清风观并不四处传道,只是以医术闻名乡野。周围十里八乡的乡民凡有病痛者,均到清风观寻医问药。王家家传医术了得,自开观以来,活人无数。是以王家人在本地颇受人敬重。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的兵锋劫掠了东北大地,无数仁人志士悲愤不已,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东北各阶层纷纷反抗,组成了东北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与日寇抗争到底。
王正风的父亲,清风观第22代传人化尘道长,遵循盛世归隐山林,乱世救济苍生的门规,带着两个弟弟和儿子,毅然下山,加入了东北抗日游击队。
到了1940年,在日寇关东军的围剿下,王正风的父亲与两位叔叔为了掩护东北抗联的大部队突围,率本部与日寇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万念俱灰的王正风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回到了大白山白龙沟的道观中,重新供养三清香火,以渔猎采药,为附近村民看病为生,深得附近村民爱戴。
回到白龙沟清风观的王正风,第二年与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王胜利。这个叫王胜利的男孩,正是王大山的父亲。
这王胜利,也是一个人才。生的剑眉星目,虎背熊腰。从小修习家传五灵形意拳法,又每日诵读医书,研习医术,修行道法,浑身上下带着一股出尘的气质,实在不是山中乡民可比。
1962年,21岁的王胜利上山采药,在下山的途中救了一个同样上山采摘山货的姑娘。这姑娘因下山路滑崴脚骨折而动弹不得,无法行走。
见到王胜利时,已急得六神无主,加之老林中昏暗,姑娘吓得泪如雨下,抽泣不已。这姑娘虽然狼狈不堪,但却梨花带雨,面色娇羞,貌美肤白却又身段玲珑。
王胜利见之不禁一怔,随后当即为林姑娘正骨敷药,并将林姑娘背到山下道观修养。
后来得知,姑娘姓林名美凤,京城人氏。此时适逢高中毕业,年芳19的林美凤姑娘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边疆垦荒。
林美凤在山中遇险,以为在劫难逃,正当绝望之际,偏被王胜利救下。
王胜利温文尔雅又一表人才,绝不似乡野村夫之流。又被王胜利一路背到道观,感受到王胜利宽阔温暖的脊背,一颗芳心早已如小鹿乱撞。
加之在道观被悉心照顾数月,使得两人暗生情愫,互生爱慕之情。
没过多久,22岁的王胜利与19岁的林美凤结为夫妻,1年后,生下了王大山。
此时的林美凤并未将结婚生子之事告诉京城中的父母亲人。林美凤也知道父母必不会同意自己与一个农村青年结婚生子。
为了以后能够让父母接受王胜利,林美凤如实告诉了王胜利家中的情况以及父母可能的顽固态度。
原来,林美凤父亲乃是军中一位将领,军中地位不低,母亲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在学校做老师。
林美凤上山下乡到边疆垦荒,并未得到家中父母的同意,是偷偷跑出来的。此时又结婚生子,若让父母知道,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王胜利听到林美凤的诉说,沉默不语。片刻之后坚定的说:“我去当兵,如果能立下功劳提干成为干部,我想你父母会同意的。”
王胜利看着林美凤眼睛里生出的一丝光彩,又说道:“你在家照顾好孩子,等我回来!”
于是王胜利走了,去当兵了。
王胜利的老爹王正风托战友将王胜利安排进了陆军第39军。新兵过后,王胜利被分配进了陆军侦察连。
还未等到王胜利入党提干,林美凤的父母便找到了她。
得知她已结婚生子且嫁给了一个农村青年,林美凤的母亲勃然大怒,原本是要给女儿介绍一个部长的孩子,谁知道她竟然已经结婚生了孩子。
母亲的想法破灭,一气之下让人把女儿绑回了京城,再也不允许出来。
从此以后,王大山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与母亲音讯全无。
而王大山的父亲王胜利知道自己的媳妇被丈母娘绑走,很是消沉一段时间,本想去京城寻找,可苦于部队纪律严格,最终还是决定等提干了再想办法。
到了1969年,珍宝岛战役爆发,彼时已经是39军直属侦察连副连长的王胜利入边境参战,却牺牲在一发榴弹炮下。到死,都紧握着林美凤的照片。
此时,王大山已经四岁。往后的11年,王大山和爷爷王正风相依为命,直到王大山15岁那年。
王大山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1980年6月20日,王大山的爷爷下山去给村民看病。爷爷去的屯子并不算远,从道观到那屯子走路不用1个小时,但就是那一天,爷爷永远的回不来了。
此时王大山刚刚清醒,猛然一怔,今天是什么日子?会不会是爷爷遇害的日子?
想到此处,王大山快步跑到右耳房爷爷住的屋子,屋子里有一本老黄历挂在门边,已经快撕去了一半。
王大山定眼一看,1980年6月20日,农历庚申猴年五月初八。宜:无;忌:大事勿用 结婚 动手术 搬家 开工 开业 出行 上任 安葬。
我靠。王大山瞬间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要赶快去救爷爷,不能再耽搁了。再看一眼爷爷房间里的老挂钟,10点50,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