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 女频言情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嬴政扶苏全文免费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嬴政扶苏全文免费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瑜兰瑾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扶苏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嬴政扶苏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瑜兰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淳于越闻言怔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朕告诉你!”嬴政沉声道:“七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二百五十年!”“朕问你,这两百五十年间,因为天下没有一统,死了多少士兵,死了多少百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淳于越沉默了。朝堂诸公也沉默了。他们没想到,嬴政会突然说出这番话。看到朝堂诸公惊讶的沉默,嬴政心中有些窃喜。看来赵惊鸿的言论,确实有效。嬴政继续道:“那朕再问你,你们说周武王是仁德之君,是圣人之君,那他当初灭商的时候,可曾留下商朝贵族皇裔?”淳于越张了张嘴,无法回答。他熟读史书,自然知道,未曾留下一人。但他思索片刻后,还是强行说道:“因为商朝无道......”“所以呢?全杀了?老弱妇孺,一人不留!”嬴政冷喝道。淳于越被这天子之威吓得...

章节试读

淳于越闻言怔了一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那朕告诉你!”嬴政沉声道:“七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二百五十年!”
“朕问你,这两百五十年间,因为天下没有一统,死了多少士兵,死了多少百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淳于越沉默了。
朝堂诸公也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嬴政会突然说出这番话。
看到朝堂诸公惊讶的沉默,嬴政心中有些窃喜。
看来赵惊鸿的言论,确实有效。
嬴政继续道:“那朕再问你,你们说周武王是仁德之君,是圣人之君,那他当初灭商的时候,可曾留下商朝贵族皇裔?”
淳于越张了张嘴,无法回答。
他熟读史书,自然知道,未曾留下一人。
但他思索片刻后,还是强行说道:“因为商朝无道......”
“所以呢?全杀了?老弱妇孺,一人不留!”嬴政冷喝道。
淳于越被这天子之威吓得颤了颤,不敢回答。
“而朕呢?”嬴政环视诸公,“朕灭六国,可曾屠杀殆尽任何一国的贵族皇裔?”
众人沉默了。
因为他们知道,六国贵族,如今都在咸阳城内呢。
嬴政冷笑一声,“六国王室贵族,富强宗族,是十二万户人家,如今都在咸阳,而他们的生活,依然富足,朕也没亏待他们吧?古往今来,可曾有其他君王如此做法?”
淳于越低下头,不敢去看嬴政。
其他儒生,一个个面面相觑,也说不出反驳之言。
嬴政缓缓靠近淳于越,询问道:“那朕再问你,你称呼朕为暴君,而那周武王为圣君;那为何周武王没有废除奴隶制,依然采用活人殉葬,将活生生的人,当成人牲,活活埋入墓葬之中,动辄几百人上千人,难道这些人不是人?”
“若是仁君,他为何如此做?”
“这......这......”淳于越面色惨白,不知道如何作答。
“那朕呢?朕是暴君,朕修建陵寝,可曾想过用活人殉葬?朕没有!朕派人建造兵马俑,而不用一活人殉葬,废除奴隶制,是否功在千秋,是否解救百姓于水火?”
“如此,朕亦称不上明君?亦是暴君?”
淳于越连连后退,不知如何回答。
嬴政盯着淳于越,冷声道:“尔等口口声声说要采取周制,行周礼,简直可笑!”
“若是周制有用,为何前周会覆灭?”
“以后人之眼,看前朝之事,还不明显吗?分封制,国祚八百载,确实很长!但以尔等学识,怎会看不出,所谓的国祚八百载,只不过是割肉续命尔!”
“朕要的,不是八百年国祚,而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嬴政的声音洪亮,宛若龙吟,传遍朝堂,落入众人耳中,嗡嗡作响,震耳欲聋!
李斯立即跪下来,高呼,“陛下乃万世圣君,无人能及!大秦定然能传万万世,永传不朽!”
冯去疾瞪了一眼李斯,暗叹这狗腿子真会拍马屁,也急忙跪下来。
其他人也纷纷跪下来,高呼:“陛下乃万世圣君,无人能及!大秦定然能传万万世,永传不朽!”
嬴政看向一旁记录的太史令,沉声道:“胡太史令,今天朕所言,可否都记录?”
胡毋敬急忙道:“回陛下,都记录在册!”
嬴政点头,“记录下来吧,让后世人看一看,朕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亦或者暴君!”
“退朝!”嬴政一甩衣袖,大步走出朝堂,步伐都轻快了不少。
一旁的蒙毅则表情怪异。
因为这番话,他昨天在天牢里都说过了。
始皇陛下这是现学现卖啊!
诸公离开朝堂,朝着宫外走去。
冯去疾缓步走到李斯跟前,“李相,今日殿下此番言论,往日并未有过,如此犀利口舌,诡辩之才,不像是陛下的言论啊。”
李斯冷笑一声,“冯相莫非觉得,有人教陛下这番言论不成?”
“非也!”冯去疾急忙道。
他可不敢接这顶大帽子。
若是如此,岂不是说陛下在学舌。
李斯笑了笑,“亦或者,冯相觉得这番言论有错?此乃陛下亲身经历,如此对比,陛下确实是仁君明君!斯觉得极对,只是某些人,想要污蔑陛下,给陛下戴上污名罢了!可对啊,淳博士!”
淳于越还浑浑噩噩,没从嬴政刚才的那番言论中回过神来,看了李斯一眼,没有理会,快步离开。
其他儒生,也一个失魂落魄,像是丢了魂一样,跌跌撞撞地跟上淳于越的步伐。
李斯冷冷地看着淳于越等人的背影,也快步离开。
冯去疾眉头紧蹙,看向缓步走上来的冯劫。
“父亲,此次汴州大水,如何解决?”冯劫询问。
“回去再说!”冯去疾沉声道。
冯劫点头,给了一旁的郑国一个眼神,快步离开。
诸公走后,蒙毅一个人转而走向章台宫的方向。
章台宫内。
赵高站在嬴政身侧,谨小慎微。
休养两日,虽然赵高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依然带病上岗。
他不敢歇息,他的权利来自于嬴政,若是有人替代了他的位置,那么他所有的一切也就全没了!
嬴政看着关于汴州的奏折,眉头紧锁。
外面传来动静,赵高走出去以后,又走回来,对嬴政通报,“陛下,蒙毅上卿,求见!胡亥公子求见!”
胡亥来,是赵高安排的。
他叮嘱过胡亥,不能因为挨了打,就疏远嬴政。
嬴政是皇帝,胡亥是皇子,他的一切都是嬴政给的,所以不管如何,依然要想办法接近嬴政,讨得嬴政的欢心。
并且劝慰胡亥,杖责他们,极有可能是嬴政最近心情烦躁,无法控制怒火导致的,估计现在已经心生愧疚,又拉不下脸来看胡亥,所以让胡亥主动前来讨好嬴政。
胡亥觉得有道理,所以就来了。
嬴政闻言,眉头微蹙,“让他进来!”
赵高立即宣两人进殿。
但是,当蒙毅和胡亥走到跟前,对嬴政行礼的时候,嬴政不由得一拍桌子,怒斥道:“谁让你进来的!”
“陛下!我......”蒙毅吓了一跳,急忙跪下来,面色惶恐。
胡亥则站在原地,觉得跟自己没关系。
“混账东西!我是让蒙毅进来,谁让你把胡亥喊进来的?”嬴政对着赵高就是一阵训斥。
噗通!
赵高吓得脸色惨白,跪在地上,惊恐地看向嬴政。

嬴政此刻,激动得浑身颤抖,甚至眼眶都有些温热。
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他有多么的孤独。
他一统天下,战胜六国。
可是,在咸阳宫中,他却无比的孤独。
没有人懂他。
没有人可以理解他。
他无人诉说心中所想。
可悲!
可叹!
隔壁,扶苏也惊讶地看着赵惊鸿,“父皇......一直这么孤独吗?”
应该是吧!
父皇是君,别人是臣。
君王要保持君王的尊严。
而父皇又不喜享乐,一直以来,日日夜夜都在章台宫勤政。
他也曾见过,父皇在深夜挑灯处理政务的身影。
那时候自己还小,还会去陪陪父皇。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跟父皇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去见父皇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渐渐地,在扶苏脑海中,那道身影逐渐变得孤独。
在偌大的章台空里。
哪怕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的身影,都显得那么渺小。
四周的黑暗几乎将他吞没。
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摇晃晃,将他周围寸许点的地方点亮。
在光亮的照耀下,在黑暗的映衬下,秦始皇的身影,是那样的孤独。
想到这样的画面,扶苏的呼吸一滞,鼻头一阵发酸。
“父皇......”扶苏喃喃道。
“秦朝的历史,更像是一首悲壮的烈歌!”赵惊鸿没有去看扶苏的反应。
他看着那狭小的窗口,散发出来微弱的光,似乎在透过历史与人交谈。
“那是终其一生,未能东出的秦穆公啊!”
赵惊鸿的声音传到扶苏耳中,传到了隔壁的嬴政耳中,也传入了蒙毅耳中。
嬴政浑身一僵。
秦穆公!
他的先祖。
称霸西戎,为秦朝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终其一生,想要将秦国的国土范围扩张到中原地区,不顾赛叔和百里奚的阻拦,毅然征战,在晋崤之战,两万多人全军覆没。
最终,秦穆公幡然醒悟,最终决定向西扩张。
临终之前,亦没能看到秦国一统中原。
是啊!
秦穆公的遗憾,是一生未能东出。
嬴政深深感受到了秦穆公的遗憾。
“是秦国五十万虎狼之师,不幸遇上了吴起和他的魏武卒。”
赵惊鸿的声音不大,却足以传入嬴政的耳中,震得嬴政脑袋嗡嗡作响。
五十万虎狼之师啊!
却败在了吴起五万兵马手中。
五十万啊!
是秦国多少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
一败,元气大伤!
哪怕如今,听到魏武卒的声名,都会让人感觉惧怕。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秦国才会在司马错的建议下,建立了黑鹰剑士,就是仿照魏武卒建立起来的。
“是大业初创,天不假年的秦孝公。”
嬴政闻言,眼睛微眯。
当初秦孝公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家,刚刚经历四代动乱,国力大损,更是被中原各国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之邦。
秦孝公为了让秦国崛起,颁布求贤令,向东方各国征求人才,才吸引来了商鞅等人。
并且支持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
才让秦国秦国逐渐走向富强,奠定了秦国的基础,立下要一统天下的宏愿!
然而,秦孝公却英年早逝,未能见证秦朝的的统一!
遗憾吗?
满腔雄心壮志,却未能见证历史。
所以,嬴政才渴求长生。
他一统六国,大业初成,不想为未完成自己的理想,就早早逝世。
所以他才那么忌讳死亡,不顾一切寻求长生!
“是英明神武,却早早离世的守成之君。”赵惊鸿继续说着。
嬴政听着,心中觉得像是被人攥紧了心脏,非常难受。
秦宪公和秦孝公一样,大业未成,就早早逝世。
仿佛像是在提醒嬴政一般,这两人的名字,刺激着嬴政的神经。
可以说,他嬴氏历代先祖,都属于人中龙凤。
但天意似乎并不站在秦国这里,让秦国历经艰难。
秦宪公九岁继位,继承了他爷爷秦文公的治国方略,继续东出,迁都平阳,加强与东方诸国的交流,使得秦国拥有的土地更加广阔、富饶!
然而,在位十二年的秦宪公,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可谓是天妒英才!
“是为了动摇周朝国运,举龙纹鼎而被砸断筋骨而死的秦武王。”赵惊鸿叹息道。
嬴政也跟着叹息一声。
虽然秦武王显得冲动,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举鼎之举,确实让周朝国运轰然倒塌,才有了秦国崛起的机会!
“是那变法强秦,却被自己制定的法度而杀的商鞅君!”
“商鞅君啊!”嬴政喃喃道。
若不是商鞅,哪有如今的大秦。
商鞅变法之举,哪怕到了如今,也依然备受推崇。
然而,死的可惜,又充满遗憾。
“是从权倾朝野的仲父,到被逼饮鸠而死的流犯。”赵惊鸿叹息道。
仲父!
嬴政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赵惊鸿说的是吕不韦。
若不是吕不韦,也没有他今天的嬴政。
他也不会坐在这皇位之上!
吕不韦对嬴政来说,可谓是亦臣亦父!
“只可惜......”嬴政低下头,张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是那叛秦降赵的秦国公子。”赵惊鸿的声音像是魔咒一般传来,让嬴政的心再度刺痛。
“是成嬌啊!”嬴政喃喃道,眸中闪过一丝思念和不忍。
“是昌平君终究是离开了秦国为自己的祖国而战。”
“芈启!”嬴政眼睛微眯。
昌平君已然封相,却依然叛秦!
“是以合纵连横却不被新君信任的张仪。”
嬴政闻言,不由得叹息一声。
若不是张仪当初游历楚国、赵国不被重用,也不会轮到秦国。
他被秦惠文王重用以后,出任秦相,攻打韩、赵、魏,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最终秦武王上位,与张仪不合。
害怕被杀的张仪逃到魏国,在魏国担任相国一年后,亡于魏国。
嬴政觉得,张仪不该有这样的命运。
若是他,定然会让张仪封侯拜相,以礼待之。
可惜了!
“是征战三十余年,一生未尝败绩,却死在了一场从始至终从未参与的战争的武安君!”
“白起......”嬴政不由得叹息起来。
白起为国征战,却未死在战场上,确实遗憾!
“是正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率二十万秦军伐楚,惨遭友军背刺,大败而归的李信。”
嬴政眼睛微眯,但也微微叹息。
虽然李信大败,但他依然重用李信。
但对于李信而言,这应该是他一生的遗憾。
本该他赢的。
“是那一去不回的徐福船队。”
嬴政猛地站起身来。
徐福!!!

“司马寒!”
随着嬴政声音落下,一个身穿黑甲的人,从殿后走过来,跪在嬴政面前。
“你率黑冰台的人,给朕日夜监视胡亥,将胡亥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地报告给朕!不许漏掉分毫!哪怕他如厕几次,都要给朕记下来!”嬴政沉声道。
“是!”司马寒领命,立即离开章台宫。
嬴政一双鹰眸死死地盯着前方,心中升起无比的愤慨。
同时,也有无尽的孤独和不甘!
他一出生便在赵国,当做质子,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任人欺辱。
后来回到秦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登上王位。
可是,他的母亲,却跟嫪毐私通,生下一子,且两人商讨,如何让两人的孽种取代自己!
他唯一值得信赖的人,他最值得依靠的人,就是他的母亲。
反倒是最后,自己的母亲要杀自己!
所以,他最痛恨父子相残,兄弟相残。
没想到,从那人口中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竟然会杀死所有的兄弟。
自己所有的血脉,都被这个孽障给杀了!
他怎么能不气!
最重要的,是赵高和李斯这二人,竟然敢合谋篡改诏书,协助胡亥篡位!
这是他秦国历代先祖,奋六世之余烈,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
他率领的大秦铁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竟然,就被那一个宦阉给篡夺了!
他身为秦皇,乃万万人之上,独掌天下大权。
但却又无比的孤独。
无人诉说心事。
无人可以依靠。
没有人可以理解他。
人人骂他暴君!
可他们怎会知道,若不是自己,七国之间的战争,依然会持续。
若不是朕一统天下,这战争还要打多久?
十年?
五十年?
一百年!
还是两百年!
还是五百年!
毕竟,七国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两百五十年。
若不是他一统天下,谁知道还会打多久?
天下百姓就会幸福?
就能安居乐业!
他们鼠目寸光,不知道朕所做的一切啊!
但是,今天在天牢中听那人所言,嬴政似乎找到了知己一般。
那人懂自己!
他知道,自己建国的艰辛。
知道自己一统天下,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的不容易。
知道朕也是在黑夜中摸索。
只是,那人说的,到底是真的吗?
就在嬴政思考之际,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父皇!”
嬴政就看到了一名身穿白衣的少年大步走进来,手中还提着餐盒。
是胡亥!
胡亥长相俊美,颇像他母亲。
且乖巧懂事。
行为举止方面,也能看出来在模仿扶苏。
但跟扶苏的性格又大不相同。
时常会来粘着他。
所以,嬴政一直以来,还当他这个孩子。
但当他看到胡亥提着餐盒走进来的那一刻,他恍然醒悟。
他的十八子,已然十九。
换成其他人,早已经是成家立业,子嗣都有了几个。
可他,却依然如孩童一般,只知玩耍,讨自己欢心。
他记得,蒙恬有一子,也是十九,已经跟着他父亲在边疆杀敌,斩杀无数胡人。
相对于扶苏而言,虽然扶苏信奉儒家思想,时常跟自己对着干。
但也是有大才之人。
对比之下,胡亥竟然一无是处!
若是此子当了大秦皇帝,那大秦江山能守得住吗?
若是此子甘愿当一个守成之君,倒也可以。
朕麾下那么多大将,又有李斯冯去疾等人治理朝堂。
倒是可以保证大秦安然无恙。
但,若是篡位呢?
赵高执掌大权?
这个阉人,会如何作妖?
如同那人所说那般,指鹿为马,为所欲为。
胡亥更是将所有威胁他的兄弟姐妹全部杀死。
赵高将不受自己控制的官员全部杀死。
大秦还能持续多久?
大厦将倾!
这四个字涌现在嬴政脑海之中。
“孽障!”嬴政一拍桌子,怒斥一声,“给朕跪下!”
胡亥吓了一跳,并没有跪,而是展现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父皇,儿臣......儿臣是给你送吃的来了。儿臣知道您这几日劳累,没休息好,也没怎么吃饭,特意让人给你做了喜欢吃的饭菜......”
“孽子!”嬴政拍案而起,指着胡亥怒斥,“朕让你滚下,你竟然还忤逆朕的旨意!来人,拖下去,杖三十!”
胡亥顿时吓得脸色惨白。
他不明白,平日里最喜欢自己的父皇,如今怎么对自己这么严厉。
他急忙看向赵高。
是赵高老师让他来的啊!
说现在是最适合讨父皇欢心的时候,怎么就要打我了!
赵高见状,急忙上前,跪在地上,匍匐喊道:“陛下!胡亥公子只是关心陛下,还请陛下......”
“给朕闭嘴!将这个阉人也给朕拖下去杖责三十!”嬴政怒斥。
宛若虎啸般的声音响彻章台宫。
两人都愣住了。
天威不可测。
天威不可挡!
他俩完全被嬴政的天威给震慑住了,不敢说话,不敢反抗。
等侍卫将两人拖走的时候,两人才明白过来。
这是真的要挨刑了啊!
“父皇!不要啊父皇!”
“呜呜!求求你了父皇,不要打我啊!”
“我错了,胡亥知道错了父皇!”
......
随之而来的,就是胡亥跟赵高的惨叫声。
听着两人的惨叫声,嬴政嘴角不由得露出满足的神色。
将这俩灭国罪人狠狠责罚一顿,嬴政竟然觉得心中很舒坦。
他甚至都忘了,外面正在挨打的,是他曾经最为疼爱的十八子。
杖责三十。
若是真正的重则三十,命都要没了。
侍卫也知道赵高和胡亥的身份,并没有太用力,但也没敢放太多的水。
反正,两人挨完三十棍的时候,是被抬着离开的。
回到望夷宫。
胡亥和赵高两个人趴在床上,不住发出痛苦的哀嚎。
“老师,父皇今日为何啊!往日父皇最喜欢我了。”胡亥哭着问道。
赵高咬着牙,眼神阴郁,“我也不知道!但陛下最近时日,脾气越发暴躁,身体也每况日下!公子,你不要因为今日的事情就记恨殿下,他依然是你的父皇,待过几日,应该就会好一些了。”
看来,得通知那些方士,加大药量了。

天牢。
扶苏盘坐在冰冷潮湿的地上,将所有稻草全都让给了赵惊鸿。
他还在思考。
赵惊鸿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得,每一句,都值得他仔细思考,好好研究。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锁链的声音。
“公子!”一个激动的声音在扶苏的身后响起。
扶苏回头一看,顿时大喜,“蒙上卿!”
上卿?
赵惊鸿不由得侧头看过去。
能够被称之为蒙上卿的,整个大秦,应该只有一人,那就是蒙毅吧!
嬴政的头号宠臣,常常陪伴秦始皇,几乎不离左右,还能同乘一辆车辇。
与其说是君臣,倒不如说是至交好友。
“父皇原谅我了?愿意放我出去了?”扶苏激动道。
蒙毅点头,“陛下愿意放您出来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快快回府上去吧!”
“好!”扶苏点头,看向赵惊鸿,“先生,我们一起走吧!”
赵惊鸿看向蒙毅,没有动。
蒙毅只是来接扶苏的。
而且现在扶苏本身就是一个带罪之身,想要现在就带走自己,恐怕不现实。
需要他出去以后,运作一番,估计才能将自己带出去。
蒙毅见状,立即道:“公子!陛下只说让我带您一人出来,其他闲杂人等,不能外出!而且,在牢狱之中,人心叵测,公子莫要自误!”
扶苏立即怒声道:“先生乃是吾师,对吾有教授之恩,扶苏不能弃先生于不顾!若是不能带先生出去,那扶苏便也不出去了!”
“公子!”蒙毅急了。
赵惊鸿叹息一声,对扶苏道:“扶苏,你能如此待我,我心中很感动。但是,你依然没有领悟,所有道,皆应为你所用的道理。”
“如此解决方式,如同小孩怄气一般,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若是有心,出去以后,查明事实,为我伸冤,才能将我放出去。”
“若你一直在牢狱之中,如何运作?”
“且出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扶苏听到这番话,心中更是感动。
不管什么时候,赵惊鸿都不忘了教导自己。
扶苏眼眶微红,后退一步,对着赵惊鸿深深行礼,而后起身,沉声道:“先生放心,扶苏发誓,一定会将您救出,若做不到,扶苏便以命相搏!”
“去吧!有机会给我带点肉进来吃!”赵惊鸿道。
扶苏点头,对蒙毅道:“蒙上卿!我们走吧!”
蒙毅深深地看了一眼赵惊鸿,心中感叹。
这赵惊鸿不惊不辱,仿佛将一切都看透了一般,实在难得!
不愧是连陛下都看重的男人!
当即,蒙毅带着扶苏走出天牢。
走出天牢,已是傍晚时分。
街道尽头的暗青色的天空上,挂着一轮弦月,凄凉而冷漠。
街道上,稀稀疏疏的人群,都已经到了归家的时刻。
扶苏回头看了一眼大狱,沉声道:“蒙上卿!我要去见父皇!”
蒙毅摇头,心中暗叹陛下料事如神,“公子,陛下说了,不见您,让您在家好好反思,若要见您的话,会召见您的。”
“可是......”扶苏满脸焦急。
看着扶苏的模样,蒙毅心中叹息一声,对扶苏道:“公子,您想一想那位先生所说,如果您真的想要救他,等调查清楚,再去做也不迟。就算您现在闯入宫中,只会引得陛下反感,适得其反啊!”
扶苏闻言,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明白了!”
“公子放心,若那人对公子有恩,蒙毅也愿意助您一臂之力,将那位先生解救出来!”蒙毅也不忘了卖一个人情。
他可以预料到,那人日后必然位列巅峰,现在结交,是最好的选择。
扶苏微微点头,“那就谢过蒙上卿了!”
两人乘坐马车,回到东宫。
东宫内。
婢女们为扶苏烧水,洗漱,好好梳洗一番,一身白衣走出来,重新恢复了那个玉公子的模样。
“公子!”蒙毅对扶苏拱手。
扶苏询问道:“父皇可还在焚书?”
蒙毅点头。
“唉!”扶苏叹息一声,对蒙毅道:“就算焚尽天下书籍,又有什么用呢?无法建立大秦独有的思想,做什么都是没用的。”
蒙毅叹息一声,“臣子不敢揣摩天子。”
扶苏看了蒙毅一眼,询问道:“近些时日,朝堂可有动向?”
蒙毅摇头,“陛下吩咐过,让公子这段时间,不要再触碰政务了,安心在东宫内反思。”
“为何?”扶苏蹙眉。
“需要公子自己思考。”蒙毅道。
扶苏很是无奈。
蒙毅说了几句以后,就拱手告辞了。
蒙毅走后,扶苏就对身边的人吩咐道:“可还有门客在外院?”
下人回答:“回公子,那些门客,在您回来之前,已经被蒙毅上卿派人驱逐,门外倒是有一些门客驻留。”
“那快让他们进来!”扶苏立即道。
下人一脸为难,“公子,门外有士兵把守,禁止外人进入。”
扶苏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父皇这是要软禁他!
不行!
他要出去,先生还在牢狱之中,他想想办法将先生救出来。
只有先生能够救大秦于水火之中,才能阻止大秦的覆灭!
绝对不能让先生有意外。
扶苏当即朝外跑去。
但是,门口已经有士兵把手,将扶苏拦下。
“让开!本宫要出去!”扶苏怒斥。
士兵沉声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请您回去吧!”
扶苏想要闯出去,但却被士兵给拖拽了回来。
几番无果以后,扶苏头发散乱,怒气冲冲,狠狠地瞪了士兵一眼,转身离开。
深夜。
扶苏带着下人悄悄来到墙头,攀爬出去。
跳出院子以后,扶苏就快步往外跑。
他不知道,在身后,有几道身影紧紧地跟着。
没多久。
扶苏气喘吁吁地跑到天牢门口,让狱卒打开牢门,跑了进去!
“先生!”扶苏喊道。
赵惊鸿睡眼朦胧地看向牢房门口,就看到了模样颇显狼狈的扶苏。
“扶苏?你怎么来了?”赵惊鸿疑惑地问。
这个时间,应该是深夜了吧!
虽然在牢狱之中赵惊鸿分不清具体时间,但还是可以判断出大概的时辰的。
扶苏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兜,递给赵惊鸿,道:“先生!给!”
赵惊鸿接过来,发现还是温热的,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是牛肉!
扶苏道:“扶苏答应过先生,要给先生送肉,定不会食言!这是扶苏托下人寻来的牛肉,还热着,先生且尝尝!”

看着嬴政睥睨天下的眼神,蒙毅沉默了。
他跟嬴政的关系极好。
是君臣,亦是好友。
所以,朝堂诸公,都不如他了解嬴政。
他知道,嬴政不在乎这些。
他并不在乎世人对他的评价。
他心中的目标,更为宏大。
章台宫。
嬴政和蒙毅走下车辇。
嬴政走上台阶,一步步地往上走。
等走到最高处,缓缓转身,看向雄伟壮观的咸阳宫,心中豪气顿生。
他不在乎世人对他的评价。
暴君也好。
仁君也罢!
他要做的,远比这些所谓的名声更为重要。
他所图,非那些鼠目寸光之辈能够理解的。
若有人能够理解,普天之下,也只有天牢之中的那人了吧!
想到这里,嬴政叹息一声,走回章台宫内。
章台宫内已经被收拾干净,桌案摆放整齐。
嬴政坐下来,打开竹简,处理政务。
蒙毅逗留片刻后,也告辞离去。
偌大的章台宫内,格外的安静,只剩下嬴政不断翻阅竹简的声音。
夜晚。
章台宫内,传来一阵阵怒吼。
不断有御医进入章台宫内。
换了一个又一个,直到后半夜,才重新恢复安静。
......
早朝。
朝堂诸公,文武百官,全都在等待。
“陛下到!”随着赵高的声音响起,嬴政缓缓地走上来,坐在龙椅之上。
“拜见陛下!”文武百官行礼。
“平身!”嬴政挥手,示意众人起身。
嬴政看向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在悄悄地观看嬴政。
他们发现,嬴政似乎比前几日更加憔悴,黑眼圈很重,隐约还能看到眼睛有些红肿。
陛下的身体,似乎一日不如一日了。
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赵高呼喊。
“臣,有事起奏!”御史大夫冯劫站出来,拱手道:“黄河决堤,汴州区域受灾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已有许多流民,请陛下下令赈灾!”
嬴政闻言,不由得一阵蹙眉,“此事应当立即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冯劫,此事就由你来负责。”
“遵命!”冯劫领命。
嬴政看向文武百官,询问道:“长江黄河,是百姓生存之源,支流无数,水是生之本,亦是农之本,尔等可有办法治水,让天下百姓,再无水利之患?”
闻言,郑国眼前一亮,站出队列,拱手道:“陛下,如今大秦有郑国渠、灵渠、都江堰三座水渠,不仅让秦岭百姓远离水患,更利在千秋。臣愿意远赴黄河,绘制水图,平治水患!望陛下成全!”
嬴政微微点头,赞许道:“古有大禹治水,今有郑国修渠,汝必当名留青史!朕封你为治水大夫,掌管天下水利,绘黄河图,解决黄河水患!”
“谢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治好水患,则不归!”郑国很激动,连忙拜谢。
他感激地看了一眼冯劫。
如果不是今日冯劫带他上朝,他怕是没有这次的机会。
修建郑国渠以后,他待在咸阳,感觉有力使不上,很是难受。
如今,终于有他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并且,他心中还是很感动的。
他原本乃是韩国的谍子,以‘疲国’之计,拖垮大秦国力;但嬴政发现以后,不仅没有治罪于他,反而继续让他修建水渠。
或许别人觉得嬴政是暴君,但郑国知道,嬴政心怀天下,只要是对天下百姓有利,他就愿意做。
而且,他收纳六国官员,这点是其他国君所无法与他相比的。
诸多官员纷纷上奏国政以后。
淳于越出列,拱手沉声道:“臣,恳请陛下,结束焚书之举,若是陛下再一意孤行,必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日后天下人辱骂!”
其他博士客卿也纷纷出列。
“请陛下收回成命,结束焚书!”
“焚书乃恶行,更是断绝文明传承之举,若无书籍传世,世人愚昧,怕会倒退回茹毛饮血的野人时期,罪魁祸首,乃是陛下!”
“陛下,此乃暴君之行,陛下也不想史官记下这一笔,让您恶名流传吧!”
......
看着一个个牙尖嘴利的儒生,嬴政不仅没有生气,而是淡淡地看着他们。
等他们说完,嬴政缓缓地站起身来。
他走下台阶,看着朝堂诸公,询问道:“朕刚才听你们说,朕乃暴君?”
其他官员不由得沉默。
淳于越掷地有声道:“陛下您杀戮百姓无数,灭六国,手中沾染百万之血,此不是暴君,又是什么?”
“陛下以重刑治国,又大兴土木,以数十万百姓修建长城,建造秦皇陵,建造阿房宫,此不是暴君,不是昏君之行,又是什么?”
“若陛下还有自知之明,应当实行儒家仁爱之举,以德治国!”
李斯立即站出来,怒斥道:“尔等住嘴!以仁爱治国?亦德治国?难道要用仁爱来感怀仇恨大秦的六国百姓吗?尔等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明大秦国情!”
“那还不是因为李斯你是法家之徒,更是儒家叛徒之徒,所以你主张以法治国,满足一己私欲,祸害的是天下百姓!”淳于越破口大骂。
“住嘴!尔等辱吾师,当诛!”李斯气得不行。
淳于越瞪眼,“莫非李丞相还想对本官用私刑不成!”
李斯怒视淳于越。
一众儒生纷纷瞪着李斯,似乎随时要跟李斯开战。
嬴政冷哼一声。
众人见状,急忙拱手低头。
嬴政缓缓道:“尔等说朕是暴君,是昏君,是将六国的罪孽,都施加在了朕的身上吧?”
淳于越道:“陛下应当有自知之明,并非我等将六国罪孽强加于陛下,而是陛下导致这一切的发生,征战六国,死伤百万,近乎千万之巨,劳民伤财,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裹体,食不果腹,更修建宫殿、陵寝、长城,消耗民力,就是陛下之过也!”
这就是大秦朝堂的现象。
官员可以痛斥嬴政。
而嬴政绝不会因为自己愤怒而杀他们。
若他们没有犯错,嬴政绝不会随意杀死任何一位官员。
所以,嬴政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杀过功臣的皇帝。
但这也就助长了这些儒生的气焰。
嬴政早已习惯了淳于越等人的言语,也不在意,看着淳于越道:“你说朕征战六国,死伤近千万,百姓流离失所。那朕问你,朕没有一统六国之前,七国打了多少年?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