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姩姜豆豆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再嫁高门,她摆烂了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山山不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媒人好说歹说,姜老爷子就是不同意这桩婚事,媒人只好带着聘礼和五千两银子回去。抬装银子的箱子时,姜家四媳妇拦着不让抬。“爹,人家太守大人派人来提亲,这多好的一门亲,您为什么不同意,若不是我女儿还小,我都想应下这门亲。”“就是!”姜五媳妇眼巴巴的看着姜姩。“姩姩,上次祁二公子来送银子时我见过,长的仙人之姿,家世又高,你有什么不满的。”姜姩脸色一沉。“五婶,高门大户是那么好进的吗,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女,进了门,背后肯定被人耻笑,祁家的女人个个是高门贵女,我这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农女却与她们地位相等,说不定人家会觉得这是耻辱,就是欺负死我,谁又敢说什么!”姜老爷子怒吼一声。“老四老五!带你们媳妇回屋!”姜老四拽着自个儿媳妇回屋。姜五媳妇吓的...
抬装银子的箱子时,姜家四媳妇拦着不让抬。
“爹,人家太守大人派人来提亲,这多好的一门亲,您为什么不同意,若不是我女儿还小,我都想应下这门亲。”
“就是!”姜五媳妇眼巴巴的看着姜姩。
“姩姩,上次祁二公子来送银子时我见过,长的仙人之姿,家世又高,你有什么不满的。”
姜姩脸色一沉。
“五婶,高门大户是那么好进的吗,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女,进了门,背后肯定被人耻笑,祁家的女人个个是高门贵女,我这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农女却与她们地位相等,说不定人家会觉得这是耻辱,就是欺负死我,谁又敢说什么!”
姜老爷子怒吼一声。“老四老五!带你们媳妇回屋!”
姜老四拽着自个儿媳妇回屋。
姜五媳妇吓的的也不敢再说,姜老五扯着她胳膊回屋,边走边训。
“你瞎掺和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姜五媳妇小声嚷嚷。
“那可是五千两银子呐,说不要就不要了,太守大人当初说这是报救命之恩的钱,转头又成了姩姩的聘礼,这不是耍人嘛!”
“你快闭嘴吧,祖宗!”姜老五捂着媳妇的嘴进屋。“背后议论朝廷官员,你胆子真大。”
祁太守府。
祁家人看着被退回的聘礼和银子傻眼了,祁太守又问一遍。
“你说,姜家人不同意此婚事?”
“是,大人。”媒人也是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好的亲事姜家为什么会拒绝。
“姜老爷子说,他孙女不通文墨,不懂规矩,配不上贵府二公子,姜姩姑娘本人也表示不想嫁入祁府,她高攀不起。”
“算他有自知之明。”祁夫人挑了挑眉。
祁太守嗤道:“你还有脸摆谱,姜家女不嫁给你儿子,我们全家都犯欺君之罪,下个月的婚事去哪找个姜家女。”
祁夫人顿时噎住,“不如让我娘家侄女冒充姜家女与阿珩成亲。”
祁太守脸色铁青。“你是嫌我们祁家人死的太慢吗,骗了太子一次又一次,你有几个脑袋担的起!”
祁夫人缩着脑袋,不敢再言语,心里却憋屈的慌,她儿子俊美如玉,光风霁月,博学多才又谦谦有礼,那姜家女凭什么看不上她儿子。
祁珩面无表情的看着退回来的银子,沉默不语,媒人抬手指着装银子的箱子。
“姜老爷子还说,这些银子他用了几十两,他日后会想办法还回来。”
“老爷子太客气了,是本官对不起他,哪里还能让他还银子。”
祁太守面露愧色,这些银子本是他报答救命之恩才给的,情急之下,成了儿子的聘礼。
祁珩起身,面向祁太守。“父亲,我想去姜家一趟,见见姜家三姑娘。”
“也好。”祁太守指着箱子。“把这些银子带上,这是还救命之恩的钱,聘礼我们再另下,收这钱,我有愧。”
“是。”
祁家几兄弟也都意识到紧迫感,老四祁洵拽了拽二哥的袖子。
“二哥,你好好和二嫂谈,一定让她答应嫁到我们家来,等她进了门,我把她当祖宗伺候着。”
老三祁墨也跟着点头。“我也是,我只认姜家女做我二嫂。”
老大祁霁走到祁珩面前,凑近他小声道:“老二,会哄女人不,我教你几招?”
“你会?”祁珩挑眉轻嗤一声。
祁霁:“......…”
祁珩往外走,祁洵拦住他。
“二哥,你换身好看的衣裳去,穿白色,你穿白色最好看,说不定二嫂见你长的貌美如花,就心动答应你了。”
“多事。”
祁珩淡淡的瞥他一眼,越过他往外走,两刻钟后,祁珩穿着一袭月牙白广袖交领云纹长袍,腰束简单的白玉带,看上去肆意又洒脱。
去之前,祁珩从柜子里拿出一枚羊脂白玉簪子,这是祖父送他的,让他送给日后相伴一生的妻子。
骑马到永安村,姜家门口坐着几个小孩在玩石子,祁珩下马询问。
“小孩,你家有人在吗?”
姜粒和姜芽抬头一看,欢喜的叫起来。“大哥哥,我记得你,你是上次来我们家送银子的人。”
“是我。”祁珩招手,让手下把箱子抬进去,几个小孩跟着一起进去。
“爷爷奶奶,大哥哥又来送银子了!”
姜家男人们都下地干活,家里只有女人,大家一听都跑出来,姜穗和姜姩也走出来。
看着银子又回来了,除了老爷子和三房,其他人都喜不自禁。
“爹,祁二公子又送银子来了。”四媳妇又惊又喜,三媳妇瞪她一眼。
祁珩对姜老爷子拱手。
“老爷子,晚辈祁珩,上次冒然派媒人上门提亲,是晚辈礼数不周,这次上门道歉,请老爷子收下这银子,这不是聘礼,是还你们对父亲救命之恩的银子,还请老爷子不要再推辞。”
姜老爷子实在想不通,堂堂太守之子,为什么非要娶他的孙女不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巧了,三房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姜姩眉头紧皱,上一世嫁入祁家后,也没什么事用的上她,怎么就非她不可了。
姜老爷子还是那套说辞,说他孙女愚钝,配不上祁二公子。
祁珩没接话,只问一句。“可否让在下与姜三姑娘单独见一面?”
姜老爷子脸色一黑,他们虽是农家人,家里姑娘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见的,传出去,名声还要不要了。
祁珩在姜家人身上扫视一圈,眼神落在姜姩身上,凭直觉认为,这是他今日想见的人。
姜姩垂着眸,悄悄挪动步子,站在母亲身后,避开他的视线。
“三姑娘,可否与我单独谈几句?”祁珩眼神直直的望向她,姜姩装听不见,默不作声,祁珩对她揖一礼。
“三姑娘,在下有事恳求,只说几句话,绝不会有冒犯之处。”
姜家人的目光都放在姜姩身上,姜姩压力好大,良久,慢吞吞的迈出步伐。
“好,我就听你说几句。”
“多谢。”
姜姩带着祁珩来到后院,地上晒着从后山挖来的中药,面对他时,总是不自在,姜姩索性不看他,低着头把晒过的药材翻来翻去。
“你要说什么。”
祁珩对她揖礼。“请姑娘答应嫁我,我向姑娘保证,此生只娶你一人。”
姜姩转过身看他,问出心里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为什么一定要娶我,别说你看上我这种话,打死我都不信。”
黄昏时分,姜姩起身,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家里人全围在西厢房屋外。
“怎么了?”
姜姩走过去,姜穗对她道:
“三叔从后山带回一个男人,浑身是血,吓死人了,请了村里的大夫在里面治伤呢。”
姜姩脸色煞时一白,爹爹还是把祁太守救回来了。
“姩姩,你怎么了?”
姜穗推了推她。“要不要让大夫也给你瞧瞧。”
“不用。”
姜姩转身回屋,呆愣愣的坐在铜镜前。
回想前一世,祁太守说要她嫁给祁珩时,她又激动又忐忑,祁珩来接祁太守时,她曾见过一面,乡下人家,哪里见过这么矜贵的公子哥,仅一眼就彻底沦陷了。
那人长的俊美无俦,身姿如松,与生俱来的矜贵,如雪山高岭般清冷,如神祗般孤傲,她始终不敢相信,那么优秀的男人,居然成了她姜姩的丈夫。
姜小麦推门走进来,这是大伯家的闺女,今年十七岁,姜小麦和姜姩姜穗三个姑娘睡一个屋。
家里人口多,每对夫妻一间房,几个小豆丁挤在一间房,没成亲的姜老六和侄子姜丰姜谷挤在一起,谁成了亲,就在边上加盖一间厢房。
姜家有四间北屋,中间一间留作堂屋,其他作卧室用,东西厢各四间房,几个儿子孙子陆陆续续成亲后,各占一间房,三个姑母嫁出去,空出来的房子留给孙子孙女们住了。
姜家入门的左侧方向搭个茅草屋,作为厨房,北屋后边有个小小的偏院,角落里留一块空地种些菜,还养着下蛋的鸡两只,鹅两只。
姜小麦一进门就拿湿帕子擦把脸,转头看向姜姩。
“你怎么了?有心事?”
“没事。”
姜姩扯了扯嘴角,她想通了,救了就救了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要她不再答应祁太守为儿子提亲的事,就不会嫁入太守府,上一世的事就让她过去吧。
更何况,她可以趁此机会向祁太守多要些银两,既改善家人的生活,又能斩断这段要人命的救命之恩。
未来皇帝的命,应该值老鼻子钱了。
“小麦姐,我爹救回来的那个人醒了吗?”
姜小麦摇摇头。“不知道,一个外男,三叔怎么可能让我们姑娘家见到。”
“小麦姐,你说,我爹救了他一条命,他怎么着也得送些银子什么的,感谢我们一下吧。”姜姩双眼发光,一副财迷样。
姜小麦“啊”一声,摇头。“三叔不会要别人银子的,他有多正直,你还不清楚。”
姜姩轻咳一声,忽悠她。
“小麦姐,我听人说,救他人性命,就会承担别人的因果,如果我们找他要点钱,断了这份因果,对我们对他都有好处的。”
“有这种说法吗?”姜小麦一脸困惑。
“有!”姜姩继续忽悠。
“我爹这就属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果我们不要钱,他们就会觉得欠我们恩情,心里始终过意不去,万一他为了报恩,让我们几个姑娘嫁去给他儿子,这不是恩将仇报了吗。”
姜小麦很震惊。“我们救了他,还要搭上个姑娘,这是报恩还是报仇?”
“我爹救人没错,就怕弄巧成拙。”姜姩故作忧心忡忡的样。
“不行!”姜小麦一拍桌子。“谁知道他儿子是圆是扁,我们救了他,还想让我们家姑娘嫁给他儿子,做什么美梦呢!”
“我这就去找爷爷奶奶说清楚!”姜小麦起身往外走。
“我和你一起去!”姜姩整理一下衣裳,随后跟上,她一个人去,人微言轻,长辈们不会当真,多找个人去说,胜算大一些。
姜小麦匆匆忙忙往外走,姜穗与她差点撞上。
“你干什么,急急忙忙的。”
姜小麦拽着姜穗往堂屋走去。“去找爷爷奶奶说点事。”
姜奶奶坐在堂屋明亮处缝衣裳,三个姑娘来找她,她举起手中的针。
“你们来的正好,这线费老大劲儿也穿不进去。”
姜小麦接过针线,一下就穿上了,“奶奶,我有事和你说。”
“还是小丫头眼力好。”姜奶奶拿针线划几下鬓发,眯着眼睛缝衣裳。
“说吧,什么事儿。”
“三叔救的那个人醒了吗?”三个姑娘蹲在她脚边,巴巴的抬头看她。
姜奶奶笑着瞥她们一眼。“刚醒来,你们大伯去山里打猎了,给他补补身子。”
“我们家对他那么好,他以后会不会恩将仇报?”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姜奶奶看一眼西厢房。“那个人说会报答我们,我们救人又不图他报答。”
“为什么不图!”姜小麦轻轻地拽了拽她的衣裳。
“我们可以找他要些银子,这叫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她侧头看向姜姩。“对吧,姩姩。”
“嗯。”姜姩笑着点头。
“你们三个丫头!”姜奶奶嫌弃的摆摆手。“莫让人家听了笑话,我们姜家缺你们吃还是穿了,去去去,一边玩去!”
“奶奶!”三个姑娘被赶出去。
西厢房,祁太守捂着受伤的胸口从床上坐起来,他外出巡查,路上被仇家追杀,几个护卫也死在路上,他弃马车而逃,一路逃到村庄后山,被上山打猎的农户救回。
若不是这农户相救,他早晚失血过多而亡,家里人失去他的消息,指不定要怎么焦急,得想办法联系上他们。
院子里又飘起炊烟,姜家的老大媳妇在厨房做晚饭,大房的孙媳妇安氏抱着孩子过来。
“娘,怎么你一个人在做饭?其他婶娘呢?”
老大媳妇回头看一眼儿媳妇怀里的孩子,笑着逗弄几下。
“你二婶娘陪她儿媳妇去走亲戚串门子,你三婶娘和四婶娘去河边洗衣裳,这会儿应该快回了,五婶娘不舒服,在屋里躺着休息会儿。”
安氏翻个白眼。“什么不舒服,分明就是躲懒,故意把活计都扔给娘干,一大家子的饭,您一个人哪忙的过来。”
老大媳妇笑了笑,没回话,弯着腰往锅里贴粗面饼子,锅中煮着白菜豆腐,咕噜咕噜冒泡泡。
“大伯母,我们也来帮忙。”
姜姩和姜小麦三姐妹走过来,姜姩洗把手,接过她手中的粗面饼子,弯着腰往锅上贴,姜小麦坐下烧火,姜穗笑着把大伯母推出去。
“大伯母回屋休息会儿,今天我们三个做饭。”
“行,把握好火侯,千万别糊了锅。”
“知道了!”
老大媳妇笑着离开厨房。
安氏脸上臊的慌,背后说人坏话,没让三个小姑子听见吧,太丢人了。
“你们忙吧,孩子饿了,我去喂她。”安氏抱着儿子匆匆离开。
姜老大打猎归来,手里提着四条鱼,两只野兔,一袋板栗,一袋野菜,一进厨房,姜穗笑弯了眼睛。
“哇!大伯父今日大丰收。”
姜老大特意叮嘱她们。“这几条鱼分开做,给那位受伤的客人送一条。”
“知道了!”姜穗接过鱼放盆里,冲院子里的玩耍的姜粒喊道:
“小米粒,去把姜丰和姜谷叫来,让他俩来处理这几条鱼和野兔子。”
“好嘞!”姜粒蹦蹦跳跳的往大哥哥屋里去,姜丰和姜谷一听说有鱼又有兔,从屋里冲出来。
“鱼和兔子在哪儿呢?”
姜姩倚靠在贵妃榻上,面白如纸,神情恍惚的看着窗外丫鬟下人们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搬东西,胸口憋的喘不上气,屋里也死气沉沉的。
太守府里却像过年一样充满欢声笑语,三年前,她公爹祁太守起兵造反,如今终于攻下京城,登基为帝,特地派人回来接家眷们。
祁太守有四个儿子,姜姩是二儿媳,其他三个儿媳都是世家贵女,门当户对,只有她,姜姩,是农户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
姜姩的父亲曾救过祁太守一命,祁太守为报恩,让二儿子祁珩娶了她。
农户女嫁给贵族子弟,简直一步登天了,村里的村民们无不羡慕姜家人,羡慕姜姩的好命。
可是,不通文墨又不懂规矩的农家女嫁入世家贵族,岂是那么好过,接连不断的嘲讽和讥笑,就连下人都看不起她,对她鄙夷不屑,三个妯娌更是不屑与她为伍,处处看她笑话。
为了不让祁珩蒙羞,也为了不给乡下的父母蒙羞,她逼着自己学习,学认字,学算账,学管家,学礼仪,还抢着侍奉婆母,所做的一切努力却被别人当笑话看了去。
每天不停的轴转,差点把自己逼疯了,怀的第一个孩子也因她的忽视流掉了,孩子流掉后,祁珩沉默很久,她那段时间又怕又伤心,怕祁珩会休了她,每天过的战战兢兢。
妯娌又对她落井下石,冷嘲热讽,她被逼的几乎活不下去。
背后什么难听的话都有,说她粗鄙,说她比不上大家闺秀的一根手指头,她憋着气样样都想做到最好,想证明自己,在婆母那里,却还比不上其他儿媳一句讨喜的话。
所有人都说她配不上祁珩,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姜姩自卑到无地自容,好像所有的努力一瞬间破防,委屈,憋屈,不甘。
她一直劝自己,不要在意别人说的话,只要祁珩对她好就行,成亲多年,祁珩身边只有她一人,没有乱七八糟的通房侍妾,她该知足的。
自从公爹派人回来接人,她也欢天喜地的收拾东西,好几个月没见祁珩,心里想的紧,然而,四弟媳一句无心的话让她一病不起。
“二嫂,你也要去京城啊,二哥如今不比从前,他被封亲王了,身份比之前还高贵,你一个农户之女,如果识趣的话,就该主动与二哥和离,免得到了京城徒添笑话。”
“这农户女配王爷,太好笑了!”四弟媳带来的丫鬟们捂着嘴偷偷的笑。
姜姩胸口又闷又疼,一口血吐出,晕在地上,四媳妇见她吐血,吓的落荒而逃,如果被老二那个煞神知道自己欺负他媳妇儿,绝对不会轻饶了她。
姜姩一病不起,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她的婆母,如今的皇后见她虚弱的样子,让她留在太守府好好养病,带着三个儿媳妇和一众孙子孙女往京城赶去。
姜姩不甘心的扯着身下的被子,唇角咬的出血,眼神死死盯着着门口方向。
厚重的大门“吱嘎”一声关闭,所有人都走了,独留她一人。
恍恍惚惚间,她好似看见没出嫁前的自己,无忧无虑的自由自在的奔跑在田野上。
“臭丫头,你把我的禾苗踩了,赶紧上来!”姜姩回过头,不远处站着一个气急败坏的男子,那是她六叔。
姜姩红了眼眶,临死前,怎么见到六叔了,六叔是祖母的老来子,比他们孙辈的孩子们大不了几岁,小时候没少在一起打闹。
“六叔!”姜姩跑过去扑到他怀里,哭的停不下来。
“六叔,你是来接我回家的吗?”
姜六叔吓一跳,他没惹这祖宗吧?
“我不就说了你一句吗,至于哭成这样吗,你爹娘和你哥如果知道我把你骂哭了,还不打死我!”
姜姩把眼泪鼻涕全擦在姜六叔身上。“六叔,还是你对我好,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
“姜姩!”姜六叔咬牙切齿的看着身上的不明之物,一脸嫌弃。
“你用什么擦鼻涕?这么埋汰,以后哪个男人会娶你!”
“六叔,你在说什么,我已经嫁人了呀。”姜姩抬起头,眼神迷茫的看着他。
姜六叔仰头哈哈大笑。“呦,小丫头想嫁人了。”
姜姩越来越懵,六叔说话好生古怪,她环顾四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色的小禾苗随风摇曳,三三两两的农户人家在田里弯着腰插秧。
“这是......”姜姩心头越来越古怪,好真实的梦境,与她小时候奔跑过的田野一模一样。
她又看向姜六叔,分明是个稚气未脱的少年模样,不确定的问。“六叔,你今年多大了?”
“十七啊!我多大你不知道!”姜六叔伸手摸她额头。
“没发烧啊。”
“你十七,那我现在十五岁喽。”姜姩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她比六叔小两岁。
“这不是废话吗!”姜六叔扛着锄头,一手扯她胳膊。
“快中午了,赶紧回家,我快饿死了!”
姜姩晕乎乎的被他带回家,一路上,村里路过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
自从嫁人后,她很少回来,太守府里规矩甚严,她也怕被人说闲话,与村里的村民们从不来往,此时,姜姩看每个人都好亲切,笑着与人打招呼。
“七伯父!”
“阿方婶!”
“小虎子!”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是虚幻吗,这也太真实了,难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临终前,她最盼望的是回永安村,回到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
永安村宁静祥和,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错落有致的篱笆房屋,大多数人家养了鸡鸭鹅,叽叽喳喳的叫,还夹杂着几声犬吠之声,此时已至午时,不少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到家门口时,姜姩心生胆怯,不敢迈进去,姜六叔一把扯她进门。
“你到底怎么了?自己家都不敢回了!”
姜六叔放下锄头,去井边打水洗脸,一个步伐矫健的老太太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菜,中气十足的喊一嗓子。
“都回来了,开饭了!”
“奶奶。”姜姩哽咽着叫一声,姜老太太放下盘子,随手抄起身上的围裙擦着手。
“傻站着干什么,去厨房端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好吃懒做,我都懒的骂你们!”
“哎!我去端菜!”姜姩红着眼睛笑了笑,抬步往厨房走去,厨房柜子上放着两盘青菜,一盘蒸的干巴巴的红薯。
姜姩一手端一盘菜,刚转身,一道瘦弱的身影挡在跟前。
“阿姩姐姐,咱奶做了什么好吃的。”
“姜谷,你小子吓我一跳!”
姜谷是四叔家的大儿子,今年十四岁。
爷爷奶奶一共生六个儿子,三个女儿,除了六叔,叔伯姑姑们都已成家,大伯二伯家的儿子也已经成家,姜姩父亲排行第三。
“姩姩,你带我去哪儿?”姜小麦被姜姩拽着往棠花村走去。
“听说,大伯母给你定下一门亲,我们得提前了解一下此人,万一他品性不好,或有什么缺陷,咱们也好及时止损。”
姜小麦红了脸颊,扭捏着转过脸去。“哪有姑娘家自己去打听夫家人的,被人知道了,丢不起人。”
“如果嫁错了人,更丢不起人!”姜姩拿出两个黑色帷帽。“把这个戴上就好了,咱们就去棠花村找人聊一聊。”
“好吧!”姜小麦戴上帷帽,和姜姩坐牛车往棠花村赶去。
棠花村有棵大槐树,闲来无事的妇女和孩子们都喜欢坐这里玩,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事。
姜姩拽着姜小麦往那里一坐,认真倾听消息,一个吊三角眼的老太太神秘兮兮的道:
“村东头俏寡妇家有个男人,长的可壮实了,俏寡妇三天没下来床。”
“你怎么知道?你在人家床底下瞧着了?”
“哈哈哈!”
姜小麦脸色又红又烫,这些妇人说话太......太狂了。
姜姩把话题往颜如玉身上引。“听说村里有个叫颜如玉的男子,长的美若天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个干瘪老太太嗑着瓜子,眼皮一翻。“那还有假,长的比女娃娃还俊,不过......”
老太太停顿一下,姜小麦好奇的问。“不过什么?”
“不过,他的爱好也和女娃娃一样。”另一个老太太凑近,兴致勃勃的回话。
姜小麦听不懂什么意思,困惑的侧头看了看姜姩。
“这个爱好是什么?”姜姩替姜小麦问出口。
“就是兔儿爷!他和男人不清不楚的。”说完,老太太笑起来。
“他至今二十五了还没成亲,周围人都知道这事,谁敢把女儿嫁给他,我听说,媒人给他说了个隔壁村的姑娘,那姑娘惨喽!”
姜小麦身形摇摇欲坠,差点摔地上,姜姩扶着她,姐妹俩坐牛车往家赶。
“小麦姐,这是好事,这样你就不用嫁过去了,我们家人多,一起上门找媒婆要个说法,然后退亲!”
“好!”姜小麦扑在她怀里。“幸好提前发现,如果嫁过去,一切都完了。”
回到家,姜小麦把此事和家里人一说,姜家人全炸了。
“颜家简直欺人太甚!”
姜家大孙子姜余气愤的怒拍桌子。“自己儿子这种情况,他找什么姑娘,他该找个男人吧!”
姜大媳妇把女儿姜小麦抱怀里。“我糊涂,没查清楚就定亲,差点害了女儿。”
姜老太爷沉着脸道:“老大,你带着你兄弟们和侄子们去棠花村走一趟,找颜家退亲!”
“是!”
与此同时,祁珩奉父亲之命,带着五千两白银往永安村赶来。
家中只有姜老太爷和一大家子女眷在,看着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姜家人双眼发光,姜老太爷连连推辞,祁珩淡淡道:
“老爷子收下吧,这是父亲的意思,我若带回去,父亲定会治我办事不利!”
“爹,别让人家为难,收了吧。”姜五媳妇讨好道,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
姜四媳妇也劝道:“爹,咱家屋子不够住的,老六也快成亲了,丰儿和谷儿也渐渐大了,不能总挤在一个屋里睡吧。”
家里如果有了银子,几个孩子可以一人盖一间屋,再也不用挤在一起。
姜老太爷叹口气。“银子我们家收了,麻烦替老朽谢谢你父亲。”
祁珩面色平静的点头,收下就好,收下他好回去交差。
祁珩走后,姜姩从屋里出来,看向箱子里的银子,上一世,她没开口要银子,祁家也没送,这一世,有了这五千两银,可以提前屯粮食和药材。
“这是真的吗?我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姜穗拿着一锭银子放在嘴里使劲咬。
姜老太爷把箱子抬进屋,叮嘱家里人。
“财不外露,你们谁也别往外说,如今世道太乱,山匪横行,恐祸不单行,这些银子还是尽早换成粮食才好。”
姜老太爷活了大半辈子,最看重粮食,金山银山也不如有粮好。
“爷爷,还要多买些药材。”姜姩提醒他。
姜姩记得,再过两年,世道会彻底乱起来,山匪抢杀虐夺,各地起义军也如竹笋节节升,祁太守所在的汝阳郡山匪最为猖狂。
祁太守奉旨剿匪,又遇上起义军四处抢粮,祁太守招兵买马对抗起义军,却被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他招兵买马是想造反,要斩他满门,祁太守最后被逼的起兵造反。
祁太守最后会夺帝位,姜姩灵光一闪,何不让叔伯和兄长弟弟们去祁太守营帐投军,说不定,以后还能捞个将军当当。
上一世,外边一乱,姜姩把姜家人全接到祁珩的庄子上保护起来,因着这事,她被祁夫人训斥好久,之后一直拿这事讥讽她,骂她姜家人是一群只靠他人保护的窝囊废。
这一次,她不会再与祁珩有关系,却想为姜家的男人们拼个好的出路,与其等祁太守平定天下后再去投军,不如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去,祁太守最看重信任的是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姜老太爷还在唠叨。“过两天找人加盖房屋,老六和丰儿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几个姑娘以后出嫁也要准备嫁妆。”
女眷们都眼巴巴看着,姜老太爷叹口气。
“这些年,你们嫁入我姜家,为我姜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都辛苦了,拿一锭银子去镇上扯块布,每人做件新衣裳。”
“谢谢爹!”五个儿媳妇欢天喜地的道谢。
“爷爷,我们呢!”孩子们仰着头,眼中满是期盼。
姜家孩子的衣裳鞋子都是从大传到小,老大老二穿新衣新鞋,穿小了就让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接着穿,补丁补了又补,直到不能穿了,姜奶奶再留着补补丁用。
“给孩子们也准备一身新衣裳,女娃娃买对头花戴。”姜老爷子笑容温和,孩子们欢呼雀跃。
姜老太爷叮嘱道:
“不过现在可不能穿,做好了留着过年穿,现在穿太过扎眼了,会惹人生疑。”
“知道了!”姜家人个个兴致勃勃,像过年一样开心,有了这箱银子,再也不用饥一顿饱一顿。
“中午我要吃鸡蛋!”姜穗大喊一声。
“行!”姜二媳妇去后院捡鸡蛋,姜老太太也没反对,手里有银子,大不了多买两只下蛋的鸡。
中午,姜家的男人回来了,姜丰情绪激动的讲起去棠花村的事。
“那颜家人太无耻了,倒打一耙,说我们诬赖他,破坏他儿子的名声,他儿子在外面是什么名声,他们自己不知道吗,用得着我们诬赖。”
“怎么样了,这亲退了吗?”姜三媳妇问。
姜五叔道:“退了!我们闹大了,整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颜家丢不起人,主动与我们退了亲。”
姜二媳妇脸色缓和。“退了就好,这要是真嫁了过去,还不害了咱家小麦。”
晚饭时,姜老太爷单独给祁太守准备一份晚饭,送进屋里,祁太守连连道谢。
饭后,姜老太爷把几个儿子聚在一起。
“这个人受的是刀伤,身份肯定不简单,此事谁都不要往外说,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好生侍候着,等他养好伤,尽快把人送走。”
姜老四心生怯意。“我们不会被杀人灭口吧?”
“别胡说!”姜老大训斥他。
姜老四依旧害怕。“他是刀伤,必定是有仇家,万一顺势找到我们家,那不全完了。”
姜老三拍他肩膀。“别自己吓自己,不会有事。”
东厢房内,姜姩睡不着,姜小麦和姜穗在她身边睡的呼吸绵长。
姜姩又想起以前的事,祁太守算是个公正又正直的公爹,不会因她农女的身份看不上她,被人欺负时,公爹也会为她说几句公道话。
可是,公爹太忙了,忙着起兵造反,在家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她都和婆母妯娌在一起,这几个女人......…
姜姩头疼的捏捏额头,这辈子她都不想再见到她们。
翌日,晨光熹微,祁太守起床,一开门,看见姜家老太爷坐在屋门口编竹筐。
“老翁,您起的挺早。”
“人老了,觉少。”姜老太爷手上编着竹筐,抬头对他笑一下。
祁太守搬个小凳子坐他身边看他编竹筐,两人像村口的老大爷般,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
姜家的男人们早起下地干活,女人们起床做饭,只有孩子们还在睡觉。
祁太守笑道:“老翁,你好福气,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都孝顺又懂事。”
姜老太爷手上编竹筐的动作不停。
“乡下人家都是如此,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何愁日子过不好,家和,才能万事兴。”
祁太守怔愣住,继而起身,对着老爷子揖一礼。“老爷子,祁某受教了。”
姜老太爷慌忙起身去扶他。“使不得,使不得!”
“老翁,你们家救了我一命,又收留我养伤,于情于理我都该对您老人家一拜,老人家放心,祁某日后必有重谢。”
祁太守坚持要拜。
姜姩从屋里出来,打趣道:“我们家救你一命,如果你想感谢,不如给我们家一百两银子,就当作是你的救命钱,这样就扯平了。”
“姩姩!”姜老太爷沉下脸。“我们救人不求回报。”
姜老太爷歉意的看着祁太守。“这孩子被家里宠坏了,您莫见怪。”
祁太守哈哈大笑。“这位小姑娘说的对,我若去医馆看病,也要给钱,没道理不给你们钱,更何况你们还让我住在这里白吃白睡,给银子应该的。”
他含笑看向姜姩,“不过,只要一百两,会不会太少了。”
“不少。”姜姩不图他的银子,只想赶紧断了这个救命之恩。“一百两够我们乡下人家用好几年的,给了银子,您就当这里是医馆,不必有亏欠感。”
祁太守笑着摇头,乡下人家见识还是短浅,只用一百两买断这个恩情,若换个精明的人,必定作长期打算,赖上他太守府一生,那才是真的麻烦。
姜老太爷深感意外,这个孙女一向乖巧懂事,怎么会干出主动向别人要银子的无礼之事。
辰时,男人们下地归来,孩子们也起床了,一大家人又热热闹闹的吃早饭,祁太守和老太爷坐一起。
“老翁,你们家的人比我们家的人还多。”
“乡下人,别的没有,就是人多。”姜老太爷不想过多讨论家里事,招呼着他用饭。
用早饭时,家里闯进一群人,“爹!”
“主公,总算找到你了!”
姜姩回头一看,险些慌了神,来的人是祁太守的大儿子祁霁和二儿子祁珩,还有祁太守的心腹手下。
祁珩,就是姜姩上一世嫁的丈夫,此时的祁珩也才十九岁,水灵灵的美少年。
乌发以玉冠束之,面容俊美,眉骨高又凸,似山水墨画,斜插入鬓,眼眸深邃似漆,鼻梁高挺,薄唇轻抿,一袭月白锦袍,身姿修长挺拔。
姜姩面无表情的回过头,这一世,她再也不会与他有任何交集。
那边父子主仆几人相聚,姜老太爷对家里人摆摆手,姜家人各自端着碗回屋吃饭,院子里只有祁家父子。
“爹,您没事吧。”祁霁扶着祁太守。
祁太守笑道:“我没事,不用担心。”
他开口问。“府上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祁霁摇头,“大家都很担心您,母亲担心的一夜未眠。”
祁珩眼神淡漠的扫视一圈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祁太守咳嗽两声。
“你们身上带银子没有?”
祁霁和祁珩各自从怀里摸出一袋碎银。“出门太急,没带多少。”
“回去拿!”祁太守平静的道:“这户人家救了你们老子的命,给他们再多银子也应该。”
“是,给一千两够吗?”祁珩问。
“怎么?你老子的命只值一千两吗?”祁太守反问。
祁珩默默闭了嘴。
“拿五千两。”祁太守吩咐二儿子。“你亲自送来。”
“是。”祁珩表情淡淡的颔首。
祁太守去姜老太爷门前敲门。“老翁,我儿子来接我了,祁某告辞了。”
姜老太爷打开门。“好,一路平安。”
祁家人走后,姜家人齐齐松一口气。
“总算把人送走了,这个人在我们家,我大气都不敢喘。”姜小麦嘟囔着。
姜家众人都笑,他们也是如此,有个外人在,很不自在。
姜姩总觉得事情不会就此平静,上一世,祁太守走后半个月,突然回来提亲,这半个月应该是发生什么事了,否则,祁太守怎么可能让他儿子娶她一个农女为妻。
半个月的时间,她想把自己的婚事定下来,就在方圆三里内找个男人,迅速成亲。
姜姩把想法给娘亲一说,姜三娘道:
“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就算要成亲,也该你小麦姐先成亲,听你大伯母说,她看上隔壁棠花村颜大夫的儿子,叫颜如玉,长的又白又俊的小伙子,两家已经商量定亲的事。”
颜如玉,姜姩轻轻咬着下唇,此人上一世确实娶了小麦姐,不过,这个人娶小麦姐只为传宗接代,他就是个兔儿爷。
姜小麦嫁人后不敢声张,天天憋屈的守活寡,还要给他生儿子,孝顺老人。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姜小麦被颜如玉打的半死不活,姜家人把她接回家,这才知道姜小麦过的什么苦日子。
呸!什么恶心玩意儿!这一世,她说什么也不能让姜小麦再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