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玉芬秦念的其他类型小说《杨玉芬秦念的小说重生后,我誓要保护儿媳一世》,由网络作家“一枝蘑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就是看到了秦念同志的婆婆在给秦念洗衣服,许是秦念同志的婆婆是个勤快人,所以……大家不要误会,我就说不要问了,我得回去了。”就这样,秦念让自己婆婆给她洗衣服的消息在筒子楼半日的时间便传开了。夜里众人从工作岗位下来回家休息,便被迫听了一番八卦,有人上了心,有人听着听着倒头睡着了,呼噜震天响。当然也有那觉得不可能的,可是到了第二天,看到秦念的时候目光都忍不住多停留了一会。秦念没有察觉,满脑子都是运算数据,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的,都是应付几口。秦念每次回到家里都已经深夜了,屋门前的小凳上放着洗干净散发着太阳味道的衣服,炉子上的饭菜,锅里的热水。秦念轻手轻脚的做完一切沉沉睡去,这般忙碌便过了三日,直到秦念总算是得空去食堂打饭菜,想着给婆婆带...
“我就是看到了秦念同志的婆婆在给秦念洗衣服,许是秦念同志的婆婆是个勤快人,所以……大家不要误会,我就说不要问了,我得回去了。”
就这样,秦念让自己婆婆给她洗衣服的消息在筒子楼半日的时间便传开了。
夜里众人从工作岗位下来回家休息,便被迫听了一番八卦,有人上了心,有人听着听着倒头睡着了,呼噜震天响。
当然也有那觉得不可能的,可是到了第二天,看到秦念的时候目光都忍不住多停留了一会。
秦念没有察觉,满脑子都是运算数据,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的,都是应付几口。
秦念每次回到家里都已经深夜了,屋门前的小凳上放着洗干净散发着太阳味道的衣服,炉子上的饭菜,锅里的热水。
秦念轻手轻脚的做完一切沉沉睡去,这般忙碌便过了三日,直到秦念总算是得空去食堂打饭菜,想着给婆婆带些肉菜回去,每个月的肉票有限,婆婆在家只怕舍不得吃。
“小念,你过来一下。”
“师母。”
秦念拿着饭盒连忙走了过去。
“坐师母这里一起吃。”
秦念的师母文教授也在研究所里工作,夫妻两人研究方向不同。
“好,今天我打的菜多,师母一起吃。”
秦念没有多想,拿着饭菜就过去了。
“今天怎么打这么多菜?”
文教授温声开口。
“这是给我婆婆带的,每个月肉票有限,咱们食堂的肉菜不要肉票可以用饭票买,我就给婆婆带一份。”
秦念如实说道。
“那挺好,师母就知道你不可能是个不孝顺的孩子。”
文教授的话一出,秦念总算是感觉到了不对。
“家属院那边最近关于你跟你婆婆的流言比较多,说你让你婆婆给你洗衣服做饭,有人向上边举报,我便想着来问问你。”
文教授的话让秦念拿筷子的手停顿了下来,随后缓缓的放下。
文教授见状,心里咯噔了一下。
“师母,我婆婆来了之后确实每日给我做饭洗衣,不过这并不是我让我婆婆做的。”
秦念的脸色不大好,这样的事情外人一般不可能知道,可是都惊动了师母来找自己,那么说明这事情已经传得很广。
可是除了婆婆自己说,外边的人又怎么会知道。
秦念看着自己打包的肉菜有点出神。
提着饭盒回了实验室,秦念又被自己导师叫了去。
“念念,你跟你婆婆之间,若是不能安顿好后方,这对你的影响会很大,我给你半天假,你这几天也辛苦了,下午我让小林顶一下。”
这是自己的学生,也是好友的托付,胡院长自然是相信秦念不会做出糊涂事情来,可是这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肯定会影响研究,到时候就只能将秦念挪到不重要的位置去,这对秦念很不利。
“我知道了,让老师担心了。”
秦念没有拒绝这半天的假。
提着食盒骑着自行车回到小院,门是敞开的,院子里的变化很大,多了一条红砖路直通正屋走廊,左边是菜地,有个鸡笼子在角落,是婆婆带来的三只母鸡。
右边不知什么时候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堆满了柴火,还有角落上砌到一半不知道用来干嘛的墙。
“念念,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杨玉芬盖厕所盖到一半突然三急,就去上厕所去了。
秦念想像往常一样喊妈,可是话堵在嗓子眼就是说不出来。
胡院长夫妇来得匆匆,走的时候硬是被杨玉芬塞了一篮子的菜带走。
路上
“我觉得念念婆婆这个人不错。”
胡院长开口。
“嗯,先看着。”
文院长看着手里的菜篮子。
这边秦念第一次强硬起来。
“妈,这些钱你收着,以后每个月的工资,我都拿出一部分来给你做家用,部队那边的津贴只怕不会给多久。”
秦念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丈夫真的出事了,那抚恤金她肯定不会动,赡养婆婆的事情她也会承担起责任来。
“行,你也别想太多,那小子自小就皮,病恹恹的时候都没拦住他作天作地的,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杨玉芬再次说了一遍,把钱收了下来。
第二天,文教授自己来了,带了一罐麦乳精跟一罐奶粉不说,还抓了一只下蛋鸡来。
“这多破费。”
杨玉芬看着那一兜子的东西,里边还有罐头。
“念念怀孕了难免贪嘴,这些有营养,这麦乳精适合咱们这个年纪的人喝,这奶粉是给念念养胎的。”
杨玉芬闻言不再拒绝,儿媳妇确实需要好好养身体,回头她的鸡养大了,过年杀好了给人送回去两只。
杨玉芬心中盘算,收下了东西。
文教授还有工作,连吃饭都没留下来吃就走了。
又多一个下蛋鸡,这下完全够儿媳妇吃了,冬天鸡下蛋少,即便是在暖棚里也一样。
杨玉芬去还三轮车,王大娘拿了蒸熟的红薯出来给杨玉芬一起吃。
“你不要担心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我那儿子之前也是不见踪影,后来找到了,现在也好好的。”
显然,王大娘也知道了。
“我没事,比起我那儿子,我更担心念念的身体吃不消。”
杨玉芬说的实话,接过红薯吃了起来,眼前突然一亮。
“这红薯可真甜,要是烤着吃肯定比蒸出来更好吃。”
“甜是甜,就是有点水了吧唧的,我儿子种了好几亩地,这玩意又不能多吃,全都放地窖里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给我吧!我是说,我买下来,我那儿子生死不知,总不能靠念念一个人养家,我这还年轻力壮干得动的,在家也是闲着,那点事情三两下就做完了。”
杨玉芬有些激动。可惜赵政委听不到,当初要津贴的时候可是说年纪大干不动了。
“你想要摆摊卖烤红薯?”
“对,现在天寒地冻的,这热乎乎的东西肯定受人稀罕,回头天热了,念念月份也就大起来了,我就伺候她生完孩子等她恢复了我再继续卖。”
杨玉芬点头。
“行,我回头跟我那儿子说,他送了二百斤过来,你先用着,不够了我再叫他送来。”
“你那三轮车子也借我,我每个月给你算租金。”
“算那个干什么,回头天热了,我自己一个人也弄不来这院子里的力气活,你来给我帮忙就抵了。”
“好!”
两人说定,没有一个觉得这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秦念去上班去了,她还有些担心婆婆,有点后悔没多休一天,她没给婆婆买冬衣呢。
杨玉芬从保卫科那边弄到了一个大大的汽油桶,自己动手改装了一个烤红薯的炉子出来,直接搬到三轮车上,把三轮车上原本的棚子拆了下来。
秦念刚开始担心了两天,见婆婆每天都很忙,没有什么不对劲的,于是又全身心投入到了实验中。
花费了三天的功夫,炉子可算是好了,杨玉芬买了不少木炭,比起用煤球,还是木炭合适。
请你进来了吗你就进?不会是想来偷东西的吧?我儿媳妇上的什么班,这院子是能随便进的?还想给我儿媳妇盖帽穿小鞋,真当别人眼瞎看不出?滚!”
杨玉芬一顿轰,这要不是不想给儿媳妇丢脸,她还能骂更脏。
杨玉芬扫把拿了起来,那架势易梦玲自己不走,杨玉芬就要把人打出去。
易梦玲没想到面前的人就是秦念的婆婆。
“你不是说你不叫沈大娘吗?秦念嫁的男人就是姓沈。”
易梦玲气得脸涨红。
“你爹叫王八你娘也叫王八不成?老娘爱姓啥姓啥,叨叨叨叨叨,那么能说你怎么不去地里抓虫。”
杨玉芬不客气的扬起扫把,易梦玲今天穿的一条白色长裙,吓得连忙后退,就这样被赶出了门。
刘大娘跟张大娘对视一眼,他们这把年纪了,哪里能看不出这易梦玲是跟秦念不对付,故意来找事来的。
于是纷纷当没看见,各回各家忙去了,反正杨大妹子也没吃亏。
易梦玲看着啪一下在自己眼前关上的大门,怎么也不敢相信,等回过神来,才想起她的皮鞋,想要上去拍门,可是看到隔壁两家还开着门的院子,易梦玲跺跺脚憋着气回筒子楼。
只是离筒子楼越近,易梦玲就越气,当看到聚在水龙头下忙着洗洗刷刷的一群研究员的家属的时候,易梦玲脑子里又闪过一些念头。
“王嫂子李嫂子在洗东西呢,家属院就属两位嫂子勤快能干,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小易啊,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哎呀,这裙子真好看,诶,怎么染上了泥点子了,这几日也没下雨啊?”
王嫂子也笑着搭话。
“这,唉,没什么,只是去探望秦念同志的婆婆的时候不小心沾到的,要说家属院,还属秦念同志有福气。”
“是秦研究员?她婆婆来了?不是说她男人出任务去了吗?”
李嫂子手里洗东西的动作停了下来,好奇的开口,别的家属也忍不住好奇的竖起耳朵。
“是啊,专门叫了人来照顾秦念同志,我去的时候,秦念同志的婆婆在给她洗衣服呢,哎呀,我好像说错话了,那什么,两位嫂子可别往外说,就当没听见,当没听见啊,我回去换个衣裳,我还有事。”
易梦玲好像才反应过来,连忙摆手急匆匆的离开。
家属院里一群做儿媳妇的妇人震惊了,一群当婆婆的妇人则是皱起了眉头。
“这小秦研究员平日看着温温柔柔的,没想到还是个本事人,刚结婚,就能捏着男人让婆婆妈来伺候,洗衣做饭,真是看不出来。”
“谁说不是,不过小秦研究员长得好看,男人就喜欢那样的,捧着也是正常,咱们人老珠黄了,哪里能跟人家比,那可是研究院院长的学生呢。”
一群小媳妇牙酸心酸。
“半点没有做人儿媳的温顺贤良,哪有晚辈让长辈给洗衣服的,真真是不孝,男人不在身边,指使婆婆干活,怕不是仗着自己的身份觉得婆婆是个农村人看不起人。”
易梦玲分的房子在五楼,她还没结婚,五楼是单人宿舍,这从一楼上五楼,易梦玲无意撞了三人。
别人一问她怎么那么急,她就说自己不小心说错话了,再追问,就一副不好开口的模样,引得人好奇不已,偏偏她让人别问了,脚下却根本不挪。
而王硕还是个教授,不做实验的时候还要教导学生,必定也是忙得不得了。
“我照价买下来,就当大娘帮我带的,这次多谢大娘了,这是大娘今天帮我垫的医药费,大娘拿着。”
“行,一个电热毯二十五。”
“二十五?这么便宜?”
“嗯,挺暖和的,要是这医院能插电的话,你一会就可以回去跟我拿。”
“我去问护士。”
王硕起身就去找护士,然后垫补了些电费得到了同意。
王硕拿到电热毯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这真的是二十五块钱就能买到的?要是这样,他老母亲受的这个罪真的是他太不上心了。
在杨玉芬拿出了购货单后,王硕相信了,很是后悔自己的不上心。
带着电热毯急匆匆的去了医院。
医院里,王大娘醒了,冷醒的,只觉浑身跟掉进冰窟窿里了一样。
身上明明都盖上了三床被褥了,可是整个人还是瑟瑟发抖。
王硕连忙将自己老母亲抱起来,让护士把自己带来的电热毯铺上。
亲自帮母亲盖好被子守在床边,王硕心疼坏了。
同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很是羡慕王大娘有个这么孝顺的儿子,医生过来,见电热毯有用,让护士将电热毯给病人包裹一下,毕竟那么大一张,包裹一下效果更好。
百货大楼
李学国在卖出了两个电热毯后一直无人问津,便想着今天或许就这样了,还不如早点关门,想好明日去哪个厂子门口叫卖。
然后就迎来了一位供销社的主任,一开口,定下了三百单的货,虽然薄利,可是多销啊,之后要是合作得好,那么还能卖出更多。
反正百货大楼也没什么生意,李学国便带着人亲自送货到供销社去。
一夜雪后,李学国带着人到了纺织厂门口,发现门口还有卖烤红薯的小商贩,上去买了两个烤红薯吃。
顺带的打探了一下消息。
知道了纺织厂的员工大概几点下班,于是带着人准备起来。
为什么选择纺织厂,因为纺织厂的人更懂得毯子的好坏,光看摊子的布料,就不会觉得他们的定价太高。
医院里,电热毯的神奇吸引了不少人的打探。
“小伙子,这电热毯多少钱?哪里买的?”
“二十五,百货大楼。”
王硕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回答了,来来往往的人,他都担心自己老母亲不能好好养病。
但是来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是病人,王硕又不好冷着一张脸。
好在母亲的身体暖和了起来,睡颜也舒展了开,医生也来看过,之前垫补的电费还被医生退了回来。
这边供销社主任还在想着怎么推广这电热毯,哪知有人来买东西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
“这是电热毯?”
“对对对,是咱们国产的电热毯,经济实惠,除了百货大楼,别处还没有来卖呢!”
“跟百货大楼的一样,二十五块钱一张是不是?”
“额,对。”
“快,给我拿一张,不两张!”
供销社主任闻言顿时高兴的将小林叫了来给客人装电热毯,这个价格嘛他本来定的是二十三,比百货大楼便宜一些,但是他不亏啊,这个是说好的,不能低于二十三卖。
李学国定下这个价钱就是想着宁愿把钱让给老百姓,他在纺织厂门前喊的二十五一张,买两张便宜一块钱,还送一块价值一块钱的枕巾。
王大娘的儿子亲自来的,他总觉得自己老娘不待见他,难得有事吩咐他做,还是在帮他,亲自来送还能看望自己老娘两眼。
“好好好,辛苦了。”
秦念回来看到家里堆积起来的红薯。
“妈,你怎么买这么多红薯?”
“我弄了个炉子,去纺织厂那边卖烤红薯,生意还可以,就是中午可能赶不上给你送饭了,不过晚上的饭我做好在锅里,你回来就能吃。”
“妈,这太辛苦了,天寒地冻的,要是冻出病来怎么整?”
秦念忍不住担心。
“不冷不冷,我有军大衣,而且挨着炉子的,可比在家都暖和。”
杨玉芬态度坚持,秦念也只得同意。
“要不,妈你就在研究院门口卖,纺织厂那边也不近。”
秦念阻止不了,便又想到了一个法子。
“你们这些研究员连吃饭的时间都紧巴巴的,哪里有空闲出来吃烤红薯,纺织厂那边女工多,到点下班。”
杨玉芬说的在理,秦念也只得不再劝。
不过第二天就找人弄了一副羊皮手套给杨玉芬。
“妈,你卖红薯我不拦着,这手套你得戴上。”
“这么好的手套你留着戴多好。”
杨玉芬看着崭新的羊皮手套,她觉得她戴个线手套就足够了。
“我在实验室才是用不上。”
秦念坚持,杨玉芬便也戴上了,舍不得弄脏,外头又套了一层线手套。
部队里也是非常关注杨玉芬跟秦念的情况的,毕竟秦念的身份也特殊,若是杨玉芬跟秦念起了冲突,他们也是有关系的。
“杨玉芬同志去纺织厂门口卖烤红薯?”
得知秦念还在继续工作,领导们是松了一口气的,只是再听到年过半百的杨玉芬大冬天的去摆摊,又不由的愧疚起来。
“是的,不过生意不错,如今国家鼓励经济体系提升,杨玉芬同志自力更生没有自暴自弃,这是非常好的表率,咱们部队多少同志的家属都想等安排工作,可是哪里那么容易。”
赵政委是真的觉得杨玉芬了不起。
“就是怕有人难免眼红,杨玉芬同志毕竟年纪在那,这里又不是他们公社。”
赵政委委婉的开口。
“咱们军区的人,跟那一片的片警打个招呼,街道安全非常重要,何况还是纺织厂这样的国营厂周边。”
“是。”
杨玉芬摆了几天的摊,就有人盯了几天,看到杨玉芬挣钱,不由眼红。
一些二流子,不想自己干活又想要钱,于是就起了小心思。
见杨玉芬年纪大,还是一个人,于是就想要上前去收保护费。
纺织厂这的警局没想到有天军区特意打电话来跟他们强调街道安全问题,不得不加派人手,增加巡逻次数。
刚安排好,就抓了三个人回来。
局长倒吸一口凉气,他要是安排得慢一点,岂不是还得闹出事情来,难怪军区那边要给他打电话,看来治安是真的有问题。
杨玉芬知道自己生意好肯定会有人眼红,当看到三个二流子样的青年走过来,杨玉芬其实并不慌。
烧火钳子拿在了手里,这几个二流子还不够她揍的,当初没能多揍几下自己那混账儿子的气还在呢,要不是抓不到人,她肯定是要打一顿的。
“谁准你在这里摆摊的!”
二流子上来就动手想要拿烤好摆在上边的红薯,杨玉芬就等着这些人动手呢。
“哪条规定规定了这里不能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