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 女频言情 大秦隐忍十年,假死始皇求我登基全文免费
大秦隐忍十年,假死始皇求我登基全文免费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魔芋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高李斯的女频言情小说《大秦隐忍十年,假死始皇求我登基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魔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停放秦始皇棺椁的寝宫中出来。赵青云只觉得神清气爽,颇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舒坦感受。从今往后,这天下就要由他放手施为了。这一刻,他想了很多。他想到秦末乱世,想到楚汉争霸,想到日后那个声名远扬,奠定汉族风华的汉朝。他自己就是个关中汉人。身上流着汉族的血脉。而如今,自他以后,倒是不会再有汉族这个说法。在中华大地上,从今往后只会出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强盛的秦族!想到这里,赵青云只觉得雄心万丈,豪情万丈。刘邦,项羽,韩信萧何......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诸王纷争的时代。而他作为开了天眼的穿越者,早已经洞悉了时代的走向。天下豪杰,能用的便用,不能用的便杀。他是大秦二世。都说祖龙不死,大秦不乱。从今往后,他赵青云同样拥有...

章节试读

从停放秦始皇棺椁的寝宫中出来。
赵青云只觉得神清气爽,颇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舒坦感受。
从今往后,这天下就要由他放手施为了。
这一刻,他想了很多。
他想到秦末乱世,想到楚汉争霸,想到日后那个声名远扬,奠定汉族风华的汉朝。
他自己就是个关中汉人。
身上流着汉族的血脉。
而如今,自他以后,倒是不会再有汉族这个说法。
在中华大地上,从今往后只会出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强盛的秦族!
想到这里,赵青云只觉得雄心万丈,豪情万丈。
刘邦,项羽,韩信萧何......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诸王纷争的时代。
而他作为开了天眼的穿越者,早已经洞悉了时代的走向。
天下豪杰,能用的便用,不能用的便杀。
他是大秦二世。
都说祖龙不死,大秦不乱。
从今往后,他赵青云同样拥有如此威严。
赵青云离开寝宫殿,朝咸阳宫走去。
此刻,在王贲的军事管制下,偌大的咸阳城并没有出现任何动乱。
加之,由韩信率领的骑兵部队同样盘踞在内城,对任何有可能的反叛势力虎视眈眈。
威慑之下。
反倒是让咸阳城陷入一种莫名的平静。
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赵青云不打算给这些老秦人太多反应时间。
一日不敲定登基之事,他便一日不能安心。
这段时间,王离作为王贲交给他的助手一直伴随他左右。
很快,第二天上朝时间到了。
王贲依照他的吩咐并没有到场。
而是坐镇咸阳军营之中,对任何有可能的军事调动严防死守。
代替他出席朝会的正是王家下一代主心骨——王离。
此刻,王离已经完全控制住了百官。
盖聂同样一袭白衣站在殿前,紧紧保护着赵青云。
众臣工俱是惶恐不安。
最开始跳出来站队赵高,李斯的那些大臣们更是佝偻着腰瑟瑟发抖。
生怕因为此事被赵青云所迁怒。
他们昨天可是见识过二公子赵青云的果决与狠辣的。
在大秦公子中。
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大公子不像始皇帝。
活泼好动,油嘴滑舌的十八公子胡亥更不像始皇帝。
反而只有赵青云这个远离咸阳的二公子最像始皇帝。
一样的果决,一样的狠辣,一样的睿智,英武不凡。
那祸国乱政的赵高被盖聂一剑斩杀,倒算是一了百了,一走了之。
他们这些活下来的,却饱受恐惧之苦,生怕赵青云的屠刀哪一天就落了下来。
看看一旁的李斯吧。
按照大秦律法,李斯甚至要被处五刑,夷三族!
如果是扶苏公子,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至少可以死的不用这么痛苦。
但二公子赵青云的残暴程度可丝毫不亚于始皇帝啊。
胡亥此时也站着大殿上,作为和李斯赵高谋权篡位的同谋与幕后主使。
胡亥也算是是今天认罪仪式的主角。
不过他是辅c,李斯才是主c。
今天这个仪式走完,赵青云手上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法统了。
此时,大秦帝国的禁军已经默认赵青云的管辖,他们拥护在赵青云左右,手指礼器,雄壮不已,威武不已。
因为嫌晦气,赵青云已经让人把赵高的尸体拖走了,连夜换了块干净的地毯。
胡亥惶恐的弯腰站着,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看着高高在上的赵青云,此刻眼中全是恐惧与嫉妒。
那本来是他才有的东西!
但现在全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但现在后悔已经没用了,好在他身上还留着始皇帝的血。
不至于立刻就死。
一想到大概率被处以极刑的李斯,胡亥的心里就好受了不少。
心态都是对比出来的。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大难临头,也只有自求多福了。
不过,如果他是赵青云,一定会杀了自己以绝后患,这一点根本不需要考虑。
因为他也是有继承权的皇子。
就像原来的世界线那样。
胡亥在登基后,接连出手,将自己的哥哥姐姐,始皇帝所有子嗣图了个干干净净。
是的,他甚至连公主都没有放过。
不得不说,胡亥真是封建时期男女平等运动的代表人物。
面对版本T0也能果断出手。
不得不说,华夏大地S3赛季的老玩家是有东西在身上的。
现在看起来,赵青云也像是能做出这样事的人。
怎么办?
胡亥想活着,他不想死。
自进入咸阳宫开始,赵青云就一直默然无语。
他打量着脚下的各位大臣,心中不断思索着。
这种时候,他往往会怀念尉缭那个老家伙。
那个老家伙虽然大部分时候不靠谱,但是认真做起事来倒是让他放心。
身边少了个智囊,总归是有点不习惯。
嗯,等登基后就把尉缭带兵回来。
继续给他当丞相。
赵青云不断思索着。
胡亥等人只觉头顶仿佛悬着一把利剑迟迟不肯落下。
终于,肃杀的气氛让胡亥再也扛不住了。
胡亥突然跪在地上疯狂磕头:“二哥......不!陛下,求您看在父皇的面上,饶臣弟一死吧!”
赵青云一惊,倒是莞尔。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能当秦二世吗。
真是玷污了大秦这块金字招牌。
“请陛下恕罪!此前都是李斯赵高沆瀣一气,胡亥公子胡作非为,我等迫于淫威不得不妥协配合,实在是力有不逮,还望陛下明察啊!”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已经在赵青云这边挂上号了。
只要哪里表现不好,早晚都会迎来清算的那一天。
他们如此,也只希望能卖个好,承认错误,祈求赵青云不要再去追究他们的麻烦了。
赵青云面沉如水,冷声道:“胡亥,朕念同胞之情,免你一死。”
“现在你告诉我,你谋权篡位逼死兄长真的是李斯和赵高教唆的吗?”
胡亥听到可以活命,连忙磕头如捣蒜。
“是是是!正是中车府令赵高勾结外臣李斯,臣弟不过是他们的傀儡,无权无势,虽有心反抗却无力回天。”
“陛下明鉴啊!”
一旁的李斯微微蹙眉。
昨日他和赵青云推心置腹,也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倒也不多悲伤。
只是胡亥转头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倒是让他有了一种悔不当初的感觉。
李斯啊李斯,你真是昏了头。
竟然觉得胡亥这样的人会成为圣明的君主。
真是可笑。
“李斯,胡亥如此揭发,你可还有话说要说?”
宝座之上,赵青云冷笑一声。
胜券在握。
“罪臣李斯,并无异议。”

“蒙毅。”
蒙府。
始皇帝微闭着眼,听着身边铁鹰剑士的情报。
他明面上虽然已经驾崩,但还是牢牢把握着咸阳的深层次力量。
只要蒙毅和蒙恬还在。
他对大秦的掌控就不会弱。
况且他的铁鹰剑士同样当世顶尖,作为大秦征伐六国最重要的谍报力量。
铁鹰剑士之中光是顶级宗师就有十数名。
因此,嬴政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他更多的精力还是投入咸阳,等待着新君继位。
扶苏已死,人死不能复生。
此刻他就算重回咸阳主持大局,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储君已死,后继无人的烂摊子。
既然胡亥为了这个位置谋划多年。
未尝不能让他试试。
如果他表现的好,自然也就让他在这个位置上一直稳稳的坐下去。
如果他当不好一个皇帝。
他也能乘着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来一次拨乱反正。
始皇帝叹了口气。
与其说他是相信胡亥。
不如说他更相信的是李斯。
他知道李斯的个人抱负,也知道他的野心,知道他的能力。
李斯是忠于他的。
但也仅仅只是忠于他嬴政罢了。
这一点他跟李斯共事多年,无比确信。
李斯是一个有抱负的法家人士,扶苏的儒家学说确实是在往老秦人的肺管子里戳。
本来嬴政是想办法让扶苏做出改变,求同存异。
却没想到李斯动作太快了。
快到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收到扶苏自杀的消息。
真是可悲可叹。
“报!”
忽然,蒙府内一声疾呼。
原来是负责监视咸阳宫的铁鹰剑士传回消息。
蒙毅让出道来。
按理来说,今天是胡亥宣布遗诏,准备登基的日子。
确实相当重要。
小子。
让我听听看,你到底准备怎么做吧。
“报告陛下,咸阳宫巨变!”
“二公子赵青云勾结通武侯王贲,率兵包围咸阳宫。”
“二公子身边带着剑圣盖聂,其自身亦是九品高手实力!”
“赵高已死,胡亥公子遭到囚禁,王贲正在咸阳宫欲推动二公子登基!”
“什么?”
嬴政睁开眼睛。
“二公子?”
自从他“驾崩”后,剧情一波三折,变化的太快了。
世界都变得陌生了起来。
莫名其妙自杀的大公子扶苏。
仗着他的宠爱胡作非为的小公子胡亥。
他本以为这场大戏已经到了胡亥接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却发现一个莫名其妙的二公子冒了出来,把大秦帝国的桃子摘了去。
他当下就明白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王贲是二公子的舅舅,但此前二公子一直安心的居住在三川郡,铁鹰剑士并没有探查到二公子和咸阳之间有任何书信交往。”
蒙毅上前,身为铁鹰剑士的领导者。
负责天下情报的他很确信这一点。
“不,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信息。”
嬴政冷哼一声。
好得很啊。
他这些孩子一个一个,有什么事情全都瞒着他这个父亲。
赢政身为皇帝,国事繁忙,对平庸的二公子赵青云缺乏关注。
只隐约那孩子离开咸阳之前,叫他不要听信方士之言。
那时的赵青云年幼,嬴政只当是小孩儿胡闹之语,并不曾在意。
赵青云想要去三川郡历练。
赢政也没有过多去想,当即就允了他的请求,还额外给了他一千私军作护卫。
怕他年幼不更事,更是将在朝堂上摸鱼,出工不出力的中尉缭派去辅佐。
说是辅佐,其实本质上还是让尉缭办事,给赵青云托底,让他安安心心的在三川郡过一辈子。
虽说大秦已经没有王爵这个说法了,但毕竟是他的庶长子,这点爱还是有的。
但现在,这个不声不响的庶子竟然给他带来这样大的惊喜。
这些年,三川郡的税收一直很正常。
不算富足但也有余裕。
偶尔有三川郡来信,也说三川郡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赢政也只当是尉缭治理得当。
现在他假死不久,赵青云就出现在咸阳,不仅逼死了赵高,身边还跟着名动天下的剑圣盖聂?
身手不凡?
奇怪天雷?
王贲带兵拥护?
准备如此周密。
朕的二公子,你如此隐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
身为他的爱将。
嬴政太清楚王贲的性格了。
那样稳重的人如果不拿出真正有用的东西,光靠一个二公子的血亲身份是不可能打动他的。
今日,这王贲敢代表王家为赵青云站台。
一定是因为赵青云拿出了什么王贲根本无法拒绝的东西!
王家已经封无可封。
就算是胡亥继位,也需要仰仗王家在军政方面的强悍实力和深层底蕴。
他们根本犯不上冒这个险。
“陛下!臣每年都派人查过三川郡,但得到的消息,都均无异常!”
蒙毅低头不语,身为大秦情报部门的负责人。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养出了一个怪物。
而他竟然毫不知情。
这显然是他的失职。
“均无异常!好一个均无异常。”
赢政嘴里念叨着这四个字,双眼微眯,眼底蒙上一丝阴霾。
“倒也不怪你这孩子处心积虑,显然谋划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这般手段,倒是有我年轻时几分模样。”
“如果他手上的筹码跟六国余孽并没有干系,便是让他坐上这龙椅又何尝不可呢。”
“这位置扶苏坐得,胡亥坐得,他青云自然也坐得。”
“一番谋划,瞒天过海,关键时刻,一锤定音,才情更胜扶苏,智谋更胜胡亥,不错不错。”
“但是,要是让朕知道,他的背后除了王贲,还站着六国余孽,那么朕便是拼着这一把老骨头,也要出来主持大局了。”
嬴政想的很清楚。
大秦是大秦,六国是六国。
赵青云当不当皇帝不重要,赵青云当不当大秦的皇帝很重要。
如果他登基后,所做的都是些复辟六国,大开分封的决策。
他是真的不介意亲手把他从皇位上锤下去。
他是大秦的始皇帝,是祖龙!
他有这个能力。
蒙毅能感觉到始皇帝身上恐怖的杀意。
显然,赵青云隐瞒的举动已经触怒了始皇帝。
“给我查,全力查!千丈之台,起于累土,派出精锐剑士快马直奔三川郡,给我查清楚赵青云这些年在三川郡的所有准备。”
“是!

蒙府。
“赵青云真的不打算杀掉胡亥?”
嬴政听到铁鹰剑士传回来的消息,脸上充满了惊疑不定的表情。
久经考验的始皇帝不能理解。
为什么赵青云会在关键时候犯这样的错误。
这根本不能算作错误。
这是妇人之仁!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这是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
扶苏既死,唯一能威胁他继承权的就是身负遗诏的胡亥。
不宰了,难道留给其他人一个篡位的借口吗?
总不能是为了所谓的彰显他作为二世皇帝的宽宏大量吧!
“糊涂!简直不可理喻!”
嬴政愤怒不已,他看着面前侍立着的蒙毅。
却发现自家的肱骨大臣同样面露疑惑,思索着赵青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啊,赵青云公子上位本就是火中取栗,任何一丝可能颠覆他政权合法性的机会都要斩尽,但他好像并没有这种意识。”
“蒙卿所言甚是。”
其实蒙毅所言已经有所僭越,是大不敬。
涉及皇家人伦传承,怎是他一个外臣可以置喙的?
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如今他和始皇帝是一条绳上的战友,如果他再不为始皇帝出谋划策,那始皇帝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过,始皇帝能将假死这样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他,也证明了蒙毅的忠心和人品。
要知道,皇帝之死本就是一场豪赌。
一旦蒙毅犯上作乱将他处理掉,那秦始皇可就真的驾崩了啊。
这是把命都交到了蒙毅手上。
祖龙是何许人也。
堂堂大秦开国君主,2000年帝制开天辟地的第一个皇帝!
深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他,势必要在危局中为大秦帝国找出一条出路,为此他毫不犹豫的将身家性命以及帝国的兴衰成败托付给蒙毅这个臣僚。
这是始皇帝的魄力,更是始皇帝的霸气!
这下,也算是钓出了一群躲在暗处的魑魅魍魉。
只是嬴政没想到,这背后除了他不争气的十八子胡亥和狗一样的赵高作祟外。
竟然还有李斯!
那可是李斯啊!
嬴政深深的感到一股落寞和悲愤。
其他任何人谋反他都能理解,唯独李斯。
这个陪伴他征伐天下,统一六国的知己。
他的心腹谋士,托孤重臣。
可他却在最重要的时候背叛了自己。
嬴政只觉得内心苦涩。
虽说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赵高胡亥,但中间要是没有李斯的点头默许。
一个无法染指朝堂的中车府令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但凡李斯中途制止了赵高的篡位行动,扶苏不会死,赵青云也不会直接进入咸阳,犯上作乱。
始皇帝心头悲苦,有很多话想当面找李斯质问。
但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赵高已经死在了赵青云之手,这李斯也被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一口闷气郁结在嬴政心头不得抒发。
“这个逆子。”
“如此大好机会,他竟然还在优柔寡断,他到底在犹豫什么?”
“他到底在等什么,此时不着手登基,难道真的在等胡亥积蓄实力吗?”
“事到如今,既不杀掉胡亥,又放任那些老秦权贵自由出入宫禁,如此自大狂妄,他当真以为这天下是靠一个王贲就能完全掌握的吗??”
这种局势。
别说王贲了,就是他爹王翦来也够呛。
自古财帛动人心,这岂是一时的强权可以压制的?
嬴政冷笑了一声,问站在一旁的蒙毅,“蒙毅,你也是儒家出身,难道学习儒家学说注定只能教出一群软弱无能的人吗,扶苏是这样,赵青云也是这样!
也不看看朝堂上那些吃肉不吐骨头的人会买账吗?”
蒙毅跪地垂首,苦涩回道:“陛下,咱们儒家真不教这个。”
听到这个回答,嬴政更加忧心忡忡:“你说,那些朕的肱骨大臣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大秦朝堂是否会掀起一场新的血腥残酷的屠杀。”
“禀陛下,臣以为是的,老秦贵族一旦出宫,必定联合各方势力对二公子发起反攻,二公子在咸阳根基浅薄,又与他们素来没有利益往来,不得人心啊。”
“同时,十八公子也还活着,赵高的余党也并没有遭到清算,李斯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
“老丞相王绾虽说是大公子的铁杆派,但现在大公子既死,那么拥有遗诏的胡亥公子就成了他的首选,他在老秦人中地位完全不亚于王翦,他若反水,绝对不是王贲可以压制”
蒙毅所言,不过是从侧面肯定始皇帝的猜测罢了。
“你说的不错,为今之计也只有相信赵青云这孩子还留有什么后手了。”
“他既然敢僭越称朕,也许胸中自有丘壑?”
嬴政摩挲着手指,陷入沉思。
他还是不相信这个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一朝得势便旗开得胜的赵青云会是个脑子发热的莽夫。
一定有什么别的我们不知道的情报。
问题就出在三川郡!
这些年唯有三川郡发生的一切秦始皇还蒙在鼓里。
“是啊,杀赵高的时候可不见得他犹犹豫豫,对李斯的判决也是雷厉风行,一看就是久经思考。”
蒙毅点头认同。
根本不可能如同表象那样简单。
就算他有三川郡的兵马也远远不够,蒙毅作为情报官员,他当然清楚三川郡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禀赋。
那就不是一个富有的地方。
拿一郡之兵打一国之兵。
就算是始皇帝嬴政,也不敢说这样的疯话。
在嬴政和蒙毅看来,赵青云此刻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若此局不能破解。
那么赵青云此前得到的所有优势都会土崩瓦解。
“蒙毅,派人发密信给蒙恬。”
“从现在开始,除以蒙府为借口寄出的信件外,一切从咸阳寄送过去的诏令一律视作伪诏,不得听信。”
思虑良久,按住边境三十万大军,已经是嬴政能给赵青云最大的帮助。

“报!扶苏公子于上郡途中接旨,自刎而死。”
“什么?真是天助我也!”
在离咸阳还有不到百里的路程,赵青云收到了北方锦衣卫传来的加急情报。
赵青云大喜。
始皇帝金丹嗑错了提前暴毙,这扶苏竟然也稀里糊涂的自杀了。
原本他还担心扶苏不死,尾大不掉。
虽说最后也能靠着绝对武力强势镇压。
但是毕竟是老秦人留下的地盘,若非必要,他也不想搞得血流成河。
总归是老秦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基业,打坏了也可惜。
而这些问题,现在竟然神奇的全部解决了?
有时候,赵青云是真的想把赵高和胡亥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卧龙凤雏拉过来狠狠的亲上两口。
如果始皇帝驾崩在外,赵高胆敢擅改遗诏他还能理解。
但始皇帝现在可是驾崩在咸阳!
这两人竟然敢在咸阳篡改遗诏,还让他改成功了。
好家伙。
扶苏一死,让他的政变难度直降到宝宝巴士级别。
这对已经把秦朝社稷看做是自己私有产业的赵青云来说可真是大喜事一件。
连带着他纵马的姿态都潇洒了不少。
“长公子既死,是非对错我已无心过问!”
“诸君,且随我进兵西都,马踏咸阳,封侯拜将,就在今朝!”
“风!风!风!”
赵青云这边春风得意,咸阳内可就直接变天了。
“李斯!到底什么意思,陛下为什么赐死扶苏公子,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必须公开陛下遗诏!”
“李斯,陛下大行,你伙同中车府令赵高围住咸阳宫究竟何意?你们难道想造反不成。”
“李斯,你今日必须给我们一个交待,否则别怪我等不讲情面。”
朝堂之中,身为右丞相的冯去疾在朝堂百官的拥护下,对着李斯齐齐发难。
跳的最凶的就是那群整天之乎者也的儒生。
尤其是身为儒家当世代表的淳于越。
作为当代儒家魁首,淳于越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战绩便是让帝国下一代掌舵人也奉行儒家学说。
这是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都不曾完成的伟业!
只要扶苏登基,帝师之名就是他淳于越职业生涯的绝对顶峰!
可现在随着始皇帝驾崩,扶苏公子赐死。
淳于越所有的荣耀,所有的功业,所有的抱负都随着大公子的死亡化为一抔黄土。
巨大的落差让这个传统的读书人几乎失去理智。
现在能站在咸阳宫忍着不跟李斯对掏,已经是他有涵养的表现了。
李斯站在人群中央,眼神冷静,顶着百官的压力一步不退。
是的,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然而政治斗争向来雷厉风行。
一旦扶苏上位,大秦国策就会全盘倒向儒家。
这是李斯万万不能接受的。
为了法家道统,为了大秦天下,更为了个人野望,李斯必须扶植一个听话的,任由他摆布的信奉法家统治的新皇帝。
恰好。
胡亥和赵高主仆二人在正确的时机展现了正确的野望,与李斯的计划不谋而合。
于是,扶苏死了。
现在只要拿出改好的始皇遗诏,等胡亥公子登临大宝,传檄天下,万事大吉。
这一局,是我赢了!
李斯深邃的眼眸中陡然闪过一道精芒。
“始皇遗诏在此!”
嘈杂的大殿之上,一道公鸭嗓突然响起。
正是始皇帝的随从,中车府令赵高。
也是在场唯一有资格宣读始皇遗诏存在。
赵高拿出篡改好的遗旨,一双手忍不住发抖 。
是啊。
从人人唾弃的阉人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
没有人知道他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多少年,苦熬了多少年,忍耐了多少年。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为了讨好始皇帝不得不奴颜婢膝,摇尾乞怜。
他把自己包装成无害的家仆,却终于在帝国最风雨飘摇的时候露出锋利的獠牙。
从今往后,他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了。
指鹿为马,倒反天罡。
甚至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忤逆他的意志,区区一个李斯更是只能成为他的垫脚石!
咸阳宫外阴云密布,雷霆滚滚。
咸阳宫内,众人各怀鬼胎,等待着赵高做出最后的判决。
“始皇遗诏,十八公子胡亥,德行兼备,行止有方,当顺天应人,继承大统......”
人群中,原本趴在地上的胡亥再也忍不住从原地蹦了起来。
虽说他早已知道是这个结果。
但当他在现实里终于摸到了心心念念的皇位时,他依旧如在梦中一般。
“我......我也是皇帝了?”
“我......朕也能当皇帝吗?”
“是了是了,朕......朕就是皇帝,大秦帝国的皇帝!”
“且慢!”
“遗诏真假尚不可知?何来新皇即位一说。”
“莫不是以为扶苏已死,我大秦公子便无人乎?”
“赵高,李斯!你等该当何罪!”
朝堂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一道雄浑的声音突然在大殿之外响起。
紧接着是山呼海啸,雷鸣一般的铁骑轰鸣之声。
“怎么回事?咸阳宫重地,怎么可能会出现骑兵?”
李斯的眉头一皱。
他几乎算准了政变前后所有可能的变量,政变过程也按照他精心布置的剧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然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却凭空杀出一支根本不知道底细的势力?
“你是二公子赵青云!!!”
赵高眼尖,常年侍奉在始皇帝身边,使他锻炼出一副火眼金睛,过目不忘的本事。
身为始皇帝的庶长子。
赵青云虽然没有多少存在感,但是他的相貌还是牢牢刻在赵高的脑海中。
但是怎么会?
赵高心头狂跳。
他想过很多可能,唯一没想到的是前来阻止胡亥登基的竟然是一个早年就被发配至三川郡的二公子赵青云!
是这世界癫了还是我癫了?
“二公子!”
此刻,除了李斯和赵高外,其他朝堂重臣一个个都大喜过望。
从咸阳宫封禁开始,他们就进入了李斯赵高的节奏,只能看着二人狼狈为奸,将胡亥公子一步一步扶上皇位。
此刻,能站在这里的无一不是老秦贵族和六国精英,又有谁看不出遗诏的真伪问题。
但是李斯和赵高两人,一个朝堂领袖一个后宫领袖,两人联手爆发出来的能量简直大的可怕。
证据是现造的,理由是现编的。
但就是让你在程序上挑不出毛病,只能看着他们有条不紊的推进自己的计划。
而现在,赵青云作为第三股势力加入了混战。
直接将原本一潭死水的朝堂给盘活了!
这下子,偃鼓息旗的倒李反赵派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形势又出现了变化。

“李斯,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赵青云拔出剑,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李斯。
身为大秦的左丞相。
李斯精通律法,自然知道更改遗诏属于死罪之列。
而且死法残酷,死相凄惨。
他的嘴角流露出一抹苦涩。
“我输的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只是我很好奇,难道公子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谋反的打算吗?”
“剑圣盖聂,莫名其妙的骑兵部队,覆盖整个咸阳甚至整个天下的秘密情报部门,若公子没有野心,李斯是不信的。”
这个李斯,果然可怕。
赵青云心中赞叹,仅仅是从结论推演前因,就已经让他把自己的家底猜了个七七八八。
这样一个人才,却因为选错了道路而惨死。
不得不说真是可悲可叹可笑。
“这一点很重要吗,我身上流着的是始皇帝的血,扶苏暗弱,胡亥乖张,其他公子又默默无闻,那这天下为什么不能让我来坐呢?”
“天下一统下,黔首却并未归心,大秦需要一个新的雄主。”
赵青云心中叹息。
李斯是个人才,如果不是形势所迫他是真的舍不得杀掉。
但无奈,形势比人强。
李斯犯的是足以诛九族的谋反之罪。
不死不足以谢天下。
李斯或许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沉默片刻后,将心底的疑问全盘托出。
此刻赵高已死,胡亥圈禁,王家站队。
他李斯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难道始皇帝的遗诏对公子来说没有一点点约束力吗?”
“如果是真的遗诏,当然有约束力,可这是你和赵高联手篡改的伪诏,我乃大秦二公子,自然有资格替天行道,拨乱反正!”
赵青云面露不屑。
“但是你没有证据证明这是伪诏。”
李斯嘶哑着喉咙,赵青云观察他的同时他也在观察赵青云。
这个蛰伏三川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年轻人在用了很短的时间就颠覆了整个大秦最恐怖的政治力量。
他的手腕,他的野心,他的狠辣与果决,无一不是在展现他那独属于大秦的枭雄气质。
气吞山河,万里如虎!
大丈夫当如是也!
他在赵青云身上看到了一个人的身影,那是青年时期的嬴政。
那时候的嬴政同样身着黑袍,英姿勃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六国在他脚下颤抖,天下被他收入掌中。
李斯不禁恍惚。
“我不需要所谓的证据。”
“但是公子,天下需要一个证据,六国需要一个证据,不管诏书真伪与否,此刻你登基的事实已经是板上钉钉,如果你不能证明胡亥登基的诏书是伪造的话,那么你就是给大秦后世皇子带了个坏头,这个代价你承担的起吗。”
“二公子,你是个聪明人,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赵青云一怔。
李斯说的不错。
谋权篡位固然一时爽,但对后世皇帝继承来说只会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比如唐朝的玄武门继承制。
李世民固然天人之姿,圣君之才,也依旧无法阻止他死后,皇位继承的残酷倾轧。
二公子终究是没有嫡长子那样具有合法性。
今天他得势,造反取得了皇位,那明天他的后人被其他皇子造反丢了皇位呢?
这个头是先帝开的嘛。
自然也成了法理的一部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万事万物都是一个轮回。
如果他不能在这方面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那么就是在给他苦心孤诣构造出来的大秦帝国埋下一颗隐性的大雷。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的皇帝一时爽,死后天下扬。
他的目标是成为仁君圣君,是带领大秦天下万世一系的帝国缔造者。
他的功业必须超过始皇帝!
为此,一点差错,一点黑历史都不能有。
赵青云深吸一口气。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杀了你我一样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的确,杀了我一切都好办了,但杀了我还远远不够,只有我完完全全的伏法认罪,才能彻底洗清公子同样谋权篡位的嫌疑。”
李斯摇头苦笑。
“否则,人们总是会怀疑,为什么一个远离咸阳的二公子对咸阳的消息如此敏感,为什么一个穷苦地方的郡守能豢养如此多的私兵,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再野皇族不声不响就得到了大秦军事贵族的支持。”
“历史固然只有一句话,但读史书的人总能抽丝剥茧,从中寻找出历史的真相,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这个胡亥公子谋逆的亲历者愿意主动投诚!那么公子率兵于咸阳逼宫就可以变成胡亥勾结赵高李斯犯上作乱,害死公子扶苏,二公子根据始皇帝密诏奉旨讨贼!最后为了大局不得不登基称帝!”
“所以,你要用你的性命为我的帝国作担保?”
赵青云微眯起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才情卓著,智谋多变的大秦帝国首席智囊。
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你想要什么。”
“罪臣只求陛下登基后,能宽恕罪臣的亲族,此事皆由罪臣李斯一并承担,他们与此事并无干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罪臣李斯伏唯叩首,再拜再拜!”
“准了。”
“但是李家族人必须贬为庶民,三代内不得为官,孤会赐给他们足够的产业用以生活,如此可否让你安心助我。”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罪臣李斯,叩谢陛下!”
“来人!”
“将李斯押下去,交由锦衣卫严加审讯,待真相水落石出以后,再作决断。”
“喏!”
宫殿外,赵青云的亲卫再度出现,他们从地上扶起李斯,一步一步朝宫殿外走去。
“事到如今,诸位先退下吧。”
赵青云一挥手,诸位大臣如蒙大赦,得到许可后,终于战战兢兢的回到家中。
今天发生的事太快太突然了。
没想到扶苏死了,最后得胜的却不是胡亥。
而是那个默默无闻,平日里毫无存在感的二公子赵青云。
这两拨势力玩的对局段位太高了,信息量也太大了。
他们需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今天的见识。
“舅舅。”
赵青云拱手,对着眼前铁塔一样的汉子行礼道。
“这段时间咸阳的军政要务就先拜托舅舅了。”
“为了陛下,为了大秦,王贲在所不辞!”
“父亲的棺椁停在那里。”
“此番回咸阳,还没有来得及吊唁先帝的遗体,实在是遗憾。”
“公子纯孝,实乃我大秦之幸也,先帝的棺椁正停在寝宫内,不曾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