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 女频言情 叶秋陆怀川的小说穿书八零喜当妈,冷面军官掌中宠免费阅读

本书作者

春夜喜鱼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秋陆怀川的女频言情小说《叶秋陆怀川的小说穿书八零喜当妈,冷面军官掌中宠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春夜喜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叶秋摸着自己的脸,她平时咋保养,早睡早起吃得好?原身之前用的就是雪花膏,还是结婚之后买的。“我也没啥方法,平时多防晒,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按按脸......”短发女人失落的叹了口气,羡慕的盯着叶秋的脸和身材,啧啧称奇,不过一人一个样,说不定人家全家都白,这羡慕不来。人逐渐的少了,短发女人也有时间和叶秋唠嗑说话,跟叶秋说话仿佛一见如故,她也不扭捏,“姐,我叫杜春玉,以后你想买啥找我就行。”说着杜春玉压低声音,“我都给你内部价。”平常供销社的鸡蛋一毛二一斤,苹果更是四毛七一斤,但是内部价便宜好几分,鸡蛋九分一斤,要坏的苹果两毛钱都能拿。吃的还好,要是换成布料,利润更大了,甚至有时候可以白拿回去。一些卖不出去要坏的东西放在供销社也不让卖,经理...

章节试读


叶秋摸着自己的脸,她平时咋保养,早睡早起吃得好?原身之前用的就是雪花膏,还是结婚之后买的。

“我也没啥方法,平时多防晒,没事的时候可以多按按脸......”

短发女人失落的叹了口气,羡慕的盯着叶秋的脸和身材,啧啧称奇,不过一人一个样,说不定人家全家都白,这羡慕不来。

人逐渐的少了,短发女人也有时间和叶秋唠嗑说话,跟叶秋说话仿佛一见如故,她也不扭捏,“姐,我叫杜春玉,以后你想买啥找我就行。”

说着杜春玉压低声音,“我都给你内部价。”

平常供销社的鸡蛋一毛二一斤,苹果更是四毛七一斤,但是内部价便宜好几分,鸡蛋九分一斤,要坏的苹果两毛钱都能拿。

吃的还好,要是换成布料,利润更大了,甚至有时候可以白拿回去。

一些卖不出去要坏的东西放在供销社也不让卖,经理就会让售货员用低价把东西买走,大家都喜闻乐见。

毕竟能买到都不容易,像有瑕疵的鞋垫拿回家缝缝补补又是个新的,要不是供销社钱多事少还有内部价,杜春玉家里也不会托关系把她弄到这里。

“好,春玉,叫我叶秋就行,以后有啥事就麻烦你了。”叶秋也知道杜春玉想跟自己交好,从口袋里抓了一把沪市的大白兔奶糖放到她手里。

杜春玉还不好意思收,推让着:“这我不能要,太贵重了。”她们供销社都没沪市的奶糖,叶秋随手就给了自己一大把。

“拿着吧,不是啥值钱东西。”叶秋说的淡然,杜春玉更坚定了要和叶秋当朋友,朋友要互相付出,杜春玉也不磨叽,弯腰从下面的柜子里掏出一个抽屉,大手一挥让叶秋随便挑。

杜春玉还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供销社剩下来的,也卖不出去,叶秋姐你要是喜欢都拿着。”

叶秋丝毫不嫌弃,供销社剩下来的也是顶级好的,裁衣裳落下的碎布料拿回去也能缝个手套,等天冷后也用得着。

至于歪歪扭扭的鞋垫,放在鞋里又没人看见,叶秋也拿了几双。

等赵寡妇带着自己闺女来的时候,就看见叶秋和售货员说说笑笑,她眼珠子一转,立马上前和叶秋寒暄:“川子媳妇儿,你也来了。”

叶秋不明白赵寡妇咋变化这么大,不过碍于礼貌点点头回应了她,有眼色的人都知道打过招呼就该走了,赵寡妇不依不饶拉住叶秋的胳膊,笑得谄媚。

“我看你手上这么多布料,供销社给的吧。”

“婶子你是有什么事吗?”叶秋紧蹙眉头,“我还要买其他东西,要是没事我就先走了。”

“唉咋没事,川子媳妇儿,你帮我也要几块布料呗,就那几块大红的,等我家小环结婚的时候也能弄个衣裳。”

顺着赵寡妇的手指看去,叶秋简直气笑了,人家供销社放柜子里的东西她想要,大白天的做什么美梦,叶秋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她。

“这是供销社,要花钱买,不是一张口就能要的。”

叶秋拿着自己的东西走了,留下赵寡妇黑着脸站在原地,嘟囔的骂着,“牛气什么,要不是嫁了个好男人,早就把家败完了。”

杜春玉听到赵寡妇的话后面色也很难看,等人来到柜台前,赵寡妇眼睛都放大了,转头示意自家闺女赶紧过来,“小环,你看喜欢哪个?”

陆小环依旧惦记着叶秋身上的布料,在供销社挑来挑去都看不上眼,最后忍不住询问:“同志,刚才叶秋身上那件有没有一样的布料?”

“没有。”杜春玉摇头。

“这个要两尺多少钱?”赵寡妇指着一块红布询问价格,听到杜春玉报价心疼的咧嘴,“咋这么贵?”

“京市的新布料,这两天才送来,好多人都买了。”

母女两人在供销社看来看去,最后因为赵寡妇不舍得钱,两人看了半天最后空着手又出来了。

陆小环当然不愿意,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一路上哭丧着脸不说话,赵寡妇最见不得闺女那副耷拉着脸要死不死的模样,拍着胸脯保证:“行了,我给你想办法。”

“那一块布贵的要命,有这钱不如买点吃的,大不了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去找叶秋借一下不就行了。”

村里结婚的小伙子穿的人模人样,大部分都是找人借的,一身衣裳十个人穿,当天好看就行了。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赵寡妇不相信了,她要是跑到陆家,找赵孟兰说一声,叶秋这个当儿媳妇儿的还能不听婆婆的话?

叶秋顺带还去了国营饭店吃了碗鸡蛋面,一碗面才五毛钱,饭后也没有忘了家里的俩孩子,用铝饭盒给两人打包了份红烧肉。

回去后天都黑了,牛车刚到了村口,赶车老头立马笑了,“陆家的,你俩孩子在这等着你嘞。”

陆知南拉着陆知北的手,俩人不知道在村口站了多长时间,叶秋刚下车陆知北立刻跑了上来,抱住他妈的腿,“妈,你可算回来了。”

叶秋笑了一下,先从口袋里递给老头几颗糖,“叔,您慢点,我就先走了。”

坐牛车也是要给报酬的,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约定的事,要么给两分钱要么给东西,不过也有耍赖想白蹭的,赵寡妇就是这种人。

去县城的时候精神抖擞、满面红光,这到了村口倒是哎呦哎呦的叫唤,说自己胳膊疼腿疼,要回家躺着,拽着陆小环的胳膊“咻”一下溜下车,跑的立马不见人影。

叶秋一把抱起腿边的陆知北,“等多久了?”

“没多久,妈你带什么好吃的了?”陆知北嗅了嗅鼻子,双手环抱住他妈的脖子,还黏糊糊的亲了一口。

“陆知北,擦干你的口水。”叶秋话语里都是笑意,低头见大儿子安安静静的跟在自己身边,即使见自己抱陆知北也是羡慕的望了一眼。

孩子们当然要一视同仁,叶秋单手抱住陆知北,另一个胳膊张开,“知南,妈也想抱抱你。”


几人高兴的举手欢呼,“太好了,叶师傅,我要一份辣椒炒肉,再来一个凉面。”

“我也要凉面,天太热了,想吃点凉的。”几人都在厂里当工人,车间环境又闷又热,每次出来吃饭的时候后背都湿一片,得知国营饭店今天做凉面,几人马不停蹄就来了。

叶秋记好人数后,开始专心做饭,旁边朱师傅帮忙剥蒜切辣椒,辣椒芝麻蒜末放在一起淋上热油激发香味,再倒上生抽和两勺醋,一点点糖。

旁边的朱师傅光明正大的看着,见叶秋还往碗里倒糖,不耻下问:“凉面是咸口,咋还放糖啊?”

叶秋头也没抬的在煮面,随口解释:“糖可以提升鲜味。”

面条煮熟过凉水,加上香菜花生米和黄瓜丝,料汁浇上去搅拌均匀,酸辣可口的凉面就做好了,朱师傅也嚷嚷着来一碗。

晌午是叶秋做的饭,晚上朱师傅做,两人轮流不会很累,叶秋依旧用饭盒装走了些炒菜,朱师傅还担心叶秋家里人不够吃,追着往人怀里塞了几个肉包子。

叶秋刚拿上东西准备坐上牛车,一个尖锐的女生开口质问:“凭啥她能坐上去?”

女生长得白净,下巴尖瘦,看人喜欢仰着头用鼻孔看,看起来很不好惹的模样,对着牛车老头发问,老头没好气的看着女孩脚下的包裹,“你没长眼?你多少东西,人家多少东西?”

就那四五个大包裹,要是上了牛车,肯定能把牛累坏,也不知道大队长咋想的,竟然又收了一批知青。

叶秋简直是无妄之灾,听着女生的质问坐在牛车上也没下来,转头问赶车老头,“大爷,这应该不是咱们村的吧?”

女生高傲的抬着头,语气里满是不屑,“谁跟你一个村,这么穷酸的地方求我我都不来。”要不是她爸要求,她才不会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被说穷酸,老头子气得脸色都红了,“都走回去,东西也别放上来,当心压到我的牛。”

“什么意思啊,还搞歧视啊我要上报领导,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女孩气得跺脚,转身就要去县城找人告状。

让一个戴着眼镜瘦弱的男人拦住,“孟知青,你冷静一下。”

男人说着站出来递给老头一根烟,温声道:“她刚来还有点不习惯,您多担待。”

赶车老头看着男人手里的烟盒,惊讶的“嚯”了一声,“还是友谊香烟,不便宜吧?”

男人眼底闪过一丝高傲,面上依旧谦虚,“不值什么钱。”

“我老头子吸不惯,你还是收回去吧。”老头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赶车就要走,车上的叶秋听到女孩的姓氏,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见老头不给自己面子,男人垂眸面上显露阴霾,很快又抬起头依旧笑嘻嘻的,温和的跟老头商量,“叔,我们刚下乡,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要是扛回去怕是走到明天也去不了村里。”

“对啊,我们是来下乡建设祖国的,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姓孟的女孩瞪着眼,气呼呼的开口。

赶车老头不屑一顾,这些年下乡的知青这么多,能有几个真正留在村里了?要么待个几个月找关系回城里要么就是找个人嫁了或者娶了,真的能干活的寥寥无几。

也不是看不起他们,能把麦子和杂草都认错的,怎么看都不像会种地的人。

“你建设我管不着,牛车总共就这么大一点,要么东西上来要么人上来。”


“叶秋,那可是你弟。”

“哦?亲爹来了都没用哈。”叶秋扬起手臂就要朝大胖子身上砍去,叶母发出一阵尖叫,急忙开口:“我给,我给,我立马给。”

不出十分钟,叶秋拎着一个装的满满当当的蛇皮袋子心满意足的走了,留下叶母和她吓得瘫软的宝贝儿子。

叶秋把东西拿回家后,想要的挑了出来,让叶家祸害过的干脆就给了赵孟兰,让她拿回家给其他人分分。

“老三家的,这个衣裳剪下来还能给大娃、二娃做身新衣裳,给我了可惜。”

叶秋盯着破破烂烂的衣裳,上面还有脏兮兮的污渍,她懒得洗,俩孩子的衣裳一年四季的都准备了好几身。

“妈你拿回去吧,二嫂也快生了,你问我她要不要?”

赵孟兰叹了口气,二房咋可能不要,现在买布还要布票,白捡了这么大一块布,哪里还会嫌弃。

老三家的什么都好,就是花钱大手大脚,赵孟兰又没办法直说,眼神无奈的看了一下拿着布走了。

回去后,赵孟兰把布递给吴来娣,“这是你三弟妹给你的,给肚子的孩子做两身衣裳。”

吴来娣摸了一下布料,软绵绵的看来用了不少的棉花,喜上眉梢的开口:“这么好的衣裳,改天我要好好的谢谢三弟妹。”

旁边做饭的庄美凤也不敢吭声,见二房手里拿着布,眼神阴霾瞬间又低下头,任劳任怨的开始干活。

叶秋在村里也没有玩的好的人,整天闲在家里,她想着趁现在有空,给陆怀川写封信,让他别惦记家里,记得每月往家里打钱。

其实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现在县城的好工作都要托家里找关系,至于黑市,叶秋也不敢去,街上整天有巡逻的人,她又不是活腻了必须要干那些投机倒把的事。

“要想马儿跑必须给马吃草。”叶秋站起身,想着给陆怀川寄一些小吃过去,说干就干,叫上家里的两个孩子,母子三人去后山脚下走了一圈,一下午的时间弄了一筐没毒的蘑菇。

放盐把蘑菇好好的冲两遍,把蘑菇洗干净后水分完全拧干后放在一边,另一边准备个干净的碗,加入两个鸡蛋、少许面粉和淀粉充分搅拌,搅成糊糊状放一点盐。

蘑菇倒进去搅拌均匀后,大锅烧好热油准备开始油炸,五分钟后就可以捞出了。

撒上点辣椒面,叶秋先让俩孩子尝了一下,陆知北高兴的上蹦下跳的,“妈,这个真好吃,我还想吃。”

陆知南吃不了辣,一口下去小脸红彤彤的,嘴唇都红了,还要伸手拿,赞同的点点头。

“行,这份给你们留着,”叶秋摸了摸大儿子的头,“这份不辣。”

俩孩子搬着凳子排排坐在厨房门口看着叶秋忙活,一下午的时间叶秋做了一大筐的风味土豆片、麻辣豆干和炸蘑菇以及香辣蘑菇酱。

俩孩子还没到认字的年龄,在叶秋的教导下,在信上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爸爸我想你”,小吃也包装好,趁着有时间一块送到县城邮局。

等再到县城,天天在供销社门口张望的杜春玉看到叶秋跟看见自己亲人似的,赶紧跑上来,“叶秋姐,你都好长时间没来了,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

“怎么会,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叶秋笑了,“不是十五吗,我早就准备好了。”

杜春玉满意的笑了,“记得就好,东西就别带了,你人来了就好,别忘了带上孩子。”


陆小环丝毫不在意媒婆的夸奖,冷着脸把自己的胳膊抽出来,对着赵寡妇直接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女儿不孝。”

赵寡妇心里忽然有点感觉不对劲,自己闺女她清楚的很,要是认定了一个人,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现在忽然这么乖巧她还有点诧异,不过见新郎、媒婆都在,眼看着人都走了,她也当自己太小心了。

见陆小环垂着眼默不作声的就走了,赵寡妇从厨房舀了一盆水,直接倒在了家门口,大声的说着:“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以后就是别家的姑娘了。”

赵寡妇置办的酒席算是最差的了,四道素菜和一道滚蛋汤,喝完后赵孟兰抹抹嘴就走了,回去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叶秋听。

酒席刚结束,那边男方家里就开始拿着棍棒来村里闹事,点名道姓的要找赵寡妇,“你闺女跑了,现在怎么办?”

赵寡妇听到后收到刺激直接晕了过去,等被人掐醒后还迷迷糊糊的不知所措,“咋......咋就跑了?”

她手里什么都没有,赵寡妇还专门搜了一遍,陆小环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她自己一个人能上哪去?

“我还想问你呢。”一个精明的佝偻着背的老太太上前捶打赵寡妇,“半道出现几个男娃娃,为首的男人拉着你闺女就跑,现在怎么办,你该不会觉得这事跟你没关系吧?”

“这我也不知道,反正已经出门了,陆小环是你们家的人,你们找到人随便处置,反正不是我陆家的人了。”

赵寡妇死不承认,男方父母气得恨不得抄起家伙砸了陆家,但是让村里的大队长拦下来了。

村里的人一起去外面找了一个星期,连陆小环的人影都没看见,大家也都有自己的事情,眼看着找不到就回来了。

赵寡妇不想退还彩礼,整日躲在家里,任由外面的叫骂声持续一天一夜,后面还是赵寡妇的街坊邻居先忍不住出来劝。

他们也不想插手,无奈骂声整天不断,早上还要上工,晚上也睡不好,一直这样下去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后面经过好几个人的亲眼目睹,大家这才知道陆小环跟自己喜欢的男人跑了,对方带了一群兄虎直接半道把人带走。

陆小环不知道哪里来的本领,在她妈的监视下还能找到机会跟男人见面,两人一合计直接远走高飞,即使死在外面也比嫁给一个老头要好。

这种事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大家刚开始觉得陆小环做的不对,大肆的议论陆小环不检点,刚巧让出来溜娃的叶秋听到了。

她不明白明明两情相悦的事情,怎么就变成陆小环不检点了,该不会就因为跟着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吧?

要她说,最该被议论的是赵寡妇,包办婚姻还强迫自己闺女嫁给家暴男,眼看着几人说的越来越过分,叶秋忍不住插嘴,“既然这么同情男方,不如让你闺女嫁过去喽。”

老太太还没看清人,立马脱口而出反驳,“那咋行,那男的又不是个好人。”

“所以小环跑了又怎么了,不跑等着活生生被人打死吗?”

几人看见叶秋后,立马站了起来,脸色一个比一个尴尬,背后嘀咕人还让人听到了,想想叶秋说的也有道理,她们几个连招呼都没打,拿着东西就走了。


俩儿子大惊失色,急忙出来阻拦,“不行啊爹,我们不分家,绝对不分家。”

“是啊,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能分家啊。”

分家一般都是要等爹娘没了后,下面的兄弟才能分家,现在陆宗明和赵孟兰还在,要是真分家了,村里的人肯定要指着他们兄弟两人的鼻子说他们不孝顺。

更何况现在三弟在部队一直没回来,分家后更是没法给兄弟交代,大房二房出力,三房出钱,大家都愿意。

要是真分家了,还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呢。

听到公公说分家,庄美凤也不敢闹了,她擦擦眼泪,突然不吭声了。

分家那是不可能的,她就是看不惯三房好吃懒做的性子,但更也看不惯二房仗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狐假虎威。

以前大家都是轮着干活,凭啥现在都让自己干,叶秋有个好男人,庄美凤羡慕不来,但是吴来娣也别想踩着她过上好日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陆怀梁和陆怀国坚决反对,死活不愿意分家,见事情忽然平息下来,庄美凤想就此罢手,叶秋还不愿意呢。

她刚到陆家让庄美凤逮着说一顿,还骂自己是个懒婆娘,懒怎么了?懒吃你家窝窝头了?

“大嫂既然不说话了,该我说了吧。”叶秋笑意盈盈的把刚才庄美凤说自己的话,当着全家人的面复述了一遍。

陆怀梁羞愧的不敢抬头,脸色涨红,闷声道:“弟妹,这事是你大嫂不对,她一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别跟她一般计较。”

“大哥这句话就不对了,女人咋了,女人见识不比男人少,妇女能顶半边天。”叶秋哪里听不出陆怀梁在打哈哈,“既然大嫂觉得知南、知北是来陆家蹭饭的,以后我就管好他们,不让他们过来了。”

“也省的大嫂操心俩孩子能吃几个窝窝,过去几年他们吃的窝窝晚上我就给大嫂送过来。”

叶秋两句话把陆怀梁和庄美凤说的都臊的不敢说话,要是让其他人知道,庄美凤因为侄子在家吃饭闹出矛盾,差点分家,怕是脊梁骨都能让一些老人戳碎。

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赵孟兰问了一嘴:“老三家的,你来找我有啥事?”

“妈,我等会想去供销社看看,你帮我照顾一下俩孩子,晌午就在我那吃吧,米面肉都有。”

省的一些人觉得俩孩子把老陆家吃穷了,后面这句话叶秋心里嘀咕了两句,倒也没说出来。

得知老三家的又要去县城,赵孟兰想劝又不敢劝,犹豫片刻也就随着她去了。

赵孟兰对叶秋的要求特别低,只要她照顾好俩孩子就行,毕竟老三不在家,叶秋心里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村里到县城只有牛车,叶秋在陆家耽误了不少时间,小跑着在村口等着,赶车的老头见到叶秋也不诧异,还自来熟的问了一句:“又去县城?”

“对,买点东西。”

两人说话的工夫牛车上陆陆续续上来了好多人,她们扎堆挤在一块,见到叶秋也就是寒暄的点点头。

叶秋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没人跟她说话就闭着眼睛休息,车上有个女孩眼睛放光的盯着叶秋的衣裳,以为她睡着了,小声的嘀咕:“妈,我也想要个这样款式的衣裳。”

女人看到叶秋身上的布拉吉裙子,横眉冷眼的瞪着自家闺女,“要什么要,要天上的月亮老娘也要给你摘吗?”

好的不学学坏的,那叶秋的名声在村里都坏完了,谁不知道陆怀川娶了个懒婆娘,天天就知道吃喝,连公婆都震不住她,不跟人比干活,比起吃穿了?

女孩被她妈说了一顿,面上不服气,撅着嘴反驳,“过两天我就定亲了,给我做一件我风风光光出嫁多好。”要是能穿这么好看的布拉吉裙子,她肯定能在婆家长脸。

牛车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其他人或多或少也听到了她们娘俩的对话,纷纷笑着打趣:“赵寡妇,你家小环说给谁家的?我们咋还不知道?”

赵寡妇先是捏了闺女一把,死丫头嘴太快了,还没定下来的事情就在外头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着急恨嫁嘞。

“还没说好嘞,刚看了八字,还没商量好日子,等结婚一定跟你们说哈,到时候都来沾沾喜气。”

牛车在泥泞路上晃悠了好几个小时,叶秋坐的腰都开始疼了才到地方,拿着便宜丈夫给自己的钱票直奔供销社跑去,陆小环从车上蹦下来,看到叶秋的身影很是羡慕。

赵寡妇拍了一下自家闺女的背,催促道:“赶紧的,要是晚了可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毕竟是自己亲闺女,眼看着马上要结婚了,赵寡妇也想给她置办身好看的新衣裳,母女两人也匆匆的去供销社。

叶秋来得早,再加上她身子瘦弱,在人群里顺着缝隙就挤了进去,举着钱票很快跑到了前排,“同志,给我称一斤江米条,再来半斤爆米花。”

供销社也是见人下菜,刚开始还爱搭不理,听到叶秋要了这么多东西很快就准备好,接过票发现还是全国通用的,就知道叶秋家里肯定有当兵的。

更加的热情了,一个短发女人笑吟吟的询问:“同志,还需要什么吗?”

“这布能不能让我看看?”叶秋想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多做身衣裳,空间的衣裳虽然好,但是缝的有标牌,她还要偷偷的拆掉实在是太麻烦了。

换做其他人女人真不一定同意,来供销社的人每天都乌泱泱的,但是买的人少得可怜,她们当售货员的其实也是要看提成。

卖的多了月末钱也多,好不容易来个大顾客,女人肯定不愿意放走叶秋,一口答应下来,让叶秋随便挑。

“同志,你皮肤白,穿这个颜色好看,上工穿特别方便,耐脏。”

得知叶秋给家里的孩子买,女人更惊讶了,她以为叶秋是县城哪家闺女呢,整天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在厂里上班,所以才有这么好的皮肤。

结果叶秋就是个村里的,短发女人更加有兴趣了,女人嘛谁不爱美,趁人少的时候,她偷偷将叶秋拉到一边,“姐,你咋保养的,平时用啥呀,脸上白白嫩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