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泽泻是利水渗湿药的一种,很多朋友不了解泽泻到底有什么功效,今天就让小编带你来学习下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吧。
内容目录
中药泽泻图片
泽泻的基本信息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
性味:味甘、淡,性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入药部位: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
形态特征: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175px,直径2~150px。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和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泽泻的用法用量
用法:6~10g。
炮制:1.泽泻: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2.盐泽泻:取泽泻片,照盐水炙法炒干。
泽泻的功效主治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主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
泽泻的配伍
1.《金匮要略》:泽泻、白术。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泻小便短少者。
2.《伤寒论》:与茯苓、猪苓、桂枝等配用,如五苓散可治疗水湿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肿。
3.《丹溪心法》:与厚朴、苍术、陈皮等配伍,如胃苓汤可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泽泻的禁忌
肾虚滑精、无湿热者禁服。
泽泻的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其供尤长于行水。
2.《本草汇言》:利水之主药。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谓能利膀胱、包络之火,膀胱包络有火,病癃闭结胀者,火泻则水行,行水则火降矣,水火二义,并行不悖。
3.《本草通玄》:相火妄动而遗泄者,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气虚下陷而精滑者,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
4.《药品化义》:除湿热,通淋浊,分消痞满,透三焦蓄热停水,此为利水第一良品。
其他利水渗湿药更多
- 茯苓
- 茯苓皮
- 地骷髅
- 蒲种壳
- 牛抄藤
- 鸭头
- 西瓜翠衣
- 钓杆柴
- 蟋蟀
- 葫芦壳
- 沼生蔊菜
- 虫笋
- 黄蜀葵子
- 胡枝子
- 丝瓜子
- 灯心草
- 啤酒花
- 石韦
- 萆薢
- 海金沙
- 猪殃殃
- 薏苡根
- 盒子草
- 瞿麦
- 黄蜀葵根
- 鱼脑石
- 赤小豆
- 柳树根
- 车前子
- 梨叶
- 枳椇子
- 黄大豆
- 乌鱼蛋
- 水葱
- 天目木兰
- 蚕豆壳
- 葫芦茶
- 金鱼
- 螺蛳
- 木馒头
- 鲢鱼
- 蒲蒻
- 天胡荽
- 薏苡仁
- 针砂
- 老龙皮
- 椒目
- 泽漆
- 蚕豆
- 青蛙
- 猪苓
- 蝼蛄
- 生姜皮
- 楮树白皮
- 树萝卜
- 杏叶
- 荠菜
- 徐长卿
- 大麦
- 鸬鹚肉
- 泽泻
- 桃茎白皮
- 鲫鱼
- 水红花子
- 小叶金老梅
- 鲨鱼肉
- 冬瓜皮
- 星宿菜
- 鲤鱼
- 汉中防己
- 瓠子
- 通天草
- 莼
- 玉米须
- 泥鳅滑液
- 萹蓄
- 川木通
- 木通
- 地肤子
- 车前草
- 甘草梢
- 冬葵子
- 通草
- 石龙子
- 小通草
- 米汤
- 梗通草
- 榆白皮
- 黄蜀葵花
- 毛茛
- 蔊菜
- 桃胶
- 青叶胆
- 过坛龙
- 画眉草
- 珍珠草
- 长瓦韦
- 衣鱼
- 鸡骨草
- 龙须草
- 异型莎草
- 毛木通
- 金钱草
- 茵陈
- 合萌
- 地耳草
- 广金钱草
- 垂盆草
- 虎杖
- 尖耳贯众
- 滑石
- 泥鳅
- 白屈菜
推荐内容更多
-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
- 燕窝的功效与作用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樱桃的功效与作用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
-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 银杏叶的功效与作用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 锁阳的功效与作用
-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 通脉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