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白术属于补虚药,那么白术具体有什么作用呢?据了解,白术能健脾益气,下面就让小编带你来看看有关白术的详细资料。
内容目录
白术的基本信息
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山蓟、杨枹蓟、山芥。
性味:味苦,甘,性温。
归经:归脾、胃经。
白术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炮制: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白术的功效主治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白术的配伍
1、归脾汤(《济生方》)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忪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或妇人脾虚气弱,崩中漏下。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g,人参,木香(不见火)各15g,甘草(炙)7.5g,当归,远志各3g。上咀,每用12g,水1.5盏,生姜5片,枣1枚,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方中白术助人参益气补脾,为臣药。
2、白术散(《外台秘要》)治呕吐酸水,结气筑心。白术、茯苓、厚朴各2.4g,桔皮、人参各1.8g,荜茇1.2g,槟榔仁、大黄格3g,吴茱萸1.2g。水煎,分两次服。方中白术配茯苓、人参治脾胃虚弱。
3、白术调中汤(《宣明论》)治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各15g,干姜、官桂、藿香各0.3g,甘草30g,缩砂仁0.3g。上为末,白汤化蜜少许调下。方中白术配茯苓、泽泻治脾虚湿滞。
白术的禁忌
1、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白术的毒性
1、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为13.3士0.7g/kg。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25g/kg,多数血压急剧下降,平均降低至原水平的52.8%,3~4小时内未见恢复。
2、大鼠每日灌服煎剂0.5g/kg,共1~2月,未见任何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用药14天后,有中等度白细胞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服药2月,有轻度贫血,脑、心肌及肝组织无任何变化。某些动物个别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轻度颗粒变性,肾小球则无任何改变。
- 黄芪
- 甘草
- 大枣
- 红景天
- 刺五加
- 人参子
- 鹅管石
- 淡菜
- 雪莲花
- 绞股蓝
- 青鱼
- 鸽卵
- 鹅肉
- 羊肾
- 蜗牛壳
- 萝藦
- 马肉
- 鲥鱼
- 鲟鱼
- 鳜鱼
- 酒酿
- 甘蓝
- 当归
- 韭菜子
- 陈仓米
- 紫河车
- 鹿茸
- 金缕梅
- 沙苑子
- 雀
- 脐带
- 鹿角胶
- 楮实子
- 鹿角霜
- 海龙
- 淫羊藿
- 肉苁蓉
- 鹿角
- 麻雀脑
- 哈蟆油
- 巴戟天
- 益智
- 牛骨髓
- 补骨脂
- 仙茅
- 菟丝子
- 对虾
- 锁阳
- 杜仲叶
- 钟乳石
- 海参
- 葱实
- 雄蚕蛾
- 冬虫夏草
- 虾
- 蛤蚧
- 牛肉
- 杜仲
- 阳起石
- 龙虾
- 葫芦巴
- 猪肾
- 海狗肾
- 核桃仁
- 海马
- 萝藦子
- 鸡肝
- 艾实
- 南烛子
- 荔枝肉
- 韭菜
- 侧耳
- 鳖甲胶
- 熟地黄
- 北沙参
- 葡萄
- 猪蹄
- 白芍
- 猪血
- 腐巴
- 蓝布正
- 樱桃
- 一点血
- 南沙参
- 乌贼鱼肉
- 银耳
- 鸡子
- 女贞子
- 明党参
- 黑芝麻
- 桑椹
- 凤凰衣
- 龟板胶
- 铁皮石斛
- 麦冬
- 枸杞子
- 玄精石
- 乌骨鸡
- 鸡子黄
- 龟血
- 石斛
- 墨旱莲
- 黑枣
- 天冬
- 人乳汁
- 酥
- 鸭血
- 龟肉
- 驴肉
- 鳖脂
- 鳖卵
- 鳖血
- 鳖肉
- 鳖甲
- 蛏肉
- 龟甲
- 鲳鱼
- 人参
- 人参叶
- 糯米
- 霞天膏
- 粟米
- 西洋参
- 冰糖
- 高丽参
- 木耳
- 红芪
- 糯米泔
- 大豆黄
- 番薯
- 党参
- 黍米
- 红参
- 带鱼
- 饴糖
- 粳米
- 羊肉
- 太子参
- 峨参
- 猪肚
- 鸡肉
- 苹果
- 猪肉
- 银鱼
- 猪髓
- 鸭卵
- 竹荪
- 山药
- 牛鼻栓
- 芋头
- 鸽
- 黄芽白菜
- 马铃薯
- 燕窝
- 玉竹
- 黄精
- 何首乌
- 龙眼肉
- 阿胶
- 续断
- 白术
- 蜂蜜
-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
- 燕窝的功效与作用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樱桃的功效与作用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
-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 银杏叶的功效与作用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 锁阳的功效与作用
-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 通脉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