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独活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味祛风湿的中药材哦,相信很多朋友对于独活都不了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有关独活的相关知识,赶紧来了解下吧。
内容目录
独活的基本信息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归肾、膀胱经。
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类圆柱形,棕褐色,长至15cm,直径1-2.5cm,有特殊香气。茎高1-2m,粗至1.5cm,中空,常带紫色,光滑或稍有浅纵沟纹,上部有短糙毛。叶二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宽卵形,长20-30(-40)cm,宽15-25cm;茎生叶叶柄长达30-50cm,基部膨大成长管状、半抱茎的厚膜质叶鞘。开展,背面无毛或稍被短柔毛;末回裂片膜质,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5-18cm,宽3-3.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尖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内曲的短尖头,顶生的末回裂片多3深裂,基部常沿叶轴下延成翅状,侧生的具短柄或无柄,两面沿叶脉及边缘有短柔毛;痛托叶简化成囊状膨大的叶鞘,无毛,偶被疏短毛。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5-16(-20)cm,密被短糙毛;总苞片1,长钻形,有缘毛,早落;伞辐10-25,长1.5-5cm,密被短糙毛;伞形花序有花17-28(-36)朵;小总苞片5-10cm,阔披针形,比花柄短,先端有长尖,背面及边缘被短毛;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先端内凹;花柱基扁圆盘状。果实椭圆形,长6-8mm,宽3-5mm,侧翅与果体等宽或略狭,背棱线形,隆起,棱槽间有油管1(-)2-3,合生面有油管2-4(-6)。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独活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独活的功效作用
功效:祛风除湿,痛痹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作用:1.《本经》: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痓,女子疝瘕。
2.《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3.《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4.《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能燥湿,苦头眩目运,非此不能除。
5.张元素:散痈疽败血。
6.李杲:治风寒湿痹,酸痛不仁,诸风掉眩,头项难伸。
7.王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8.《滇南本草》:表汗,治两胁、面寒疼痛。
9.《本草通玄》: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目赤肤痒。
10.《本草正》: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11.《现代实用中药》:发汗,利尿,消浮肿。
独活的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独活的配伍
1.风毒脚弱痹满上气:独活五两,附子五两(生用,切)。以酒一斗,渍经三宿,服从一合始,以微痹为度。(《肘后方》独活酒)
2.脚气肿胀痛:真川独活五钱,木瓜、牛膝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3.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二升,煎一升,大豆五合,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酒服三合,未瘥再服。(《本草纲目》引《小品方》)
独活的附方
12治风痹:独活、石南各四两,防风三两,附子、乌头、天雄、茵芋各二两。以酒二斗,渍七日,服半合,日三,以知力度。(《干金方》独活酒)
2.治风伤肾经,腰痛如掣,久不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患,及新产后腰脚挛痛,除风活血:独活二两半,桑寄生、杜仲(切,炒断丝)、北细辛、白芍药、桂心、芎藭、防风(去芦)、甘草、人参、熟地黄(洗)、大当归各二两。上锉散,每四钱,水二盏煎,空心服。(《世医得效方》独活寄生汤)
3.治少阴寒湿腰痛:独活、苍术、防风、细辛、川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苍术汤)
4.治历节风四肢头面肿:黄芪十二分,独活八分,生地(切)三升(暴干),豆豉一升(熬),鼠粘子三升(暴干),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延年方》)
5.治惊瘫、鹤膝,及中风湿日久致腰背手足疼痛,昼轻夜重,及四肢痿痹不仁:川独活半两,当归(酒洗)、白术、黄芪(蜜水涂炙)、薄桂(去粗皮)、川牛膝(酒洗)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上件细切,每取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薤白一根,煎七分,空心热服,或无时。(《活幼心书》独活汤)
6.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独活一斤,大豆五升,酒一斗三升。上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一。(《千金方》独活紫汤)
7.治产后中风,虚人不可服他药者:独活三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耐酒者亦可以酒水等煮之。(《小品方》一物独活汤)
8.治风著人面,引口偏著耳,牙车急,舌不得转: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竹沥一升。上三味,合煎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9.治头痛属少阴者:独活、细辛、川芎、秦艽、生地、羌活、防风、甘草,水煎服。(《症因脉治》独活细辛汤)
10.治齿根动痛:生地黄、独活各三两。上二味细切,以酒一升渍一宿,含之。(《千金方》)
11.浣洗一切痈疽:独活、黄芩、莽草、当归、川芎、大黄、赤芍药各-两。上为散,分作两次,先用猪蹄以水二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药,再煎十余沸去滓,乘热洗疮。(《普济方》独活散)
独活的相关论述
1.《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2.《本草经疏》:独活,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之所袭击,则血气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独活之苦甘辛温,能辟风寒,邪散则肌表安和,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奔豚者,肾之积,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癎与庢皆风邪之所成也,风去则癎庢自愈矣。女子疝瘕者,寒湿乘虚中肾家所致也,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寒湿去而肾脏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也。
3.《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定少阴寒郁头疼,意在此矣。
- 艾麻草
- 鸡骨香
- 爬山虎
- 鹿筋
- 鹅脚板
- 马鞍藤
- 芋儿七
- 蒴藋
- 楤木根
- 椰子壳
- 七角风
- 红楤木
- 红茴香根
- 独活
- 枸骨根
- 常春藤
- 柳枝
- 八楞木
- 毛麝香
- 川乌
- 威灵仙
- 石燕
- 祖师麻
- 白杨树皮
- 荠菜子
- 草乌
- 石楠叶
- 海蜇皮
- 臭牡丹根
- 香樟
- 六轴子
- 蛇蜕
- 香加皮
- 槐白皮
- 水栀根
- 两头尖
- 秦艽
- 柳白皮
- 松节
- 木瓜
- 曼陀罗子
- 假蒟
- 滚山虫
- 枫荷梨
- 艾纳香
- 防己
- 侧子
- 钻地风
- 见血飞
- 樟木
- 路路通
- 透骨草
- 蚕沙
- 三角风
- 寻骨风
- 穿破石
- 海风藤
- 猕猴骨
- 伸筋草
- 四念癀
- 桑枝
- 丁公藤
- 菝葜
- 雷公藤
- 海桐皮
- 臭梧桐
- 老鹳草
- 鳝鱼血
- 穿山龙
- 青风藤
- 桑树根
- 凌霄根
- 丝瓜络
- 牛骨
- 半枫荷
- 黑骨头
- 八角枫根
- 豨莶草
- 乌梢蛇
- 大叶藤
- 猫腿姑
- 络石藤
- 肿节风
- 蕲蛇
- 千斤拔
- 凤尾搜山虎
- 虎骨
- 狗骨
- 鸡血
- 野料豆
- 五加皮
- 槲寄生
- 桑寄生
- 鹿衔草
- 千年健
- 狗脊
- 野木瓜
- 大粘药
- 走马胎
- 宽筋藤
- 无柄卫矛
- 梦花根
- 乌口树
- 天蓬草
-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
- 马齿苋的功效与作用
-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 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
- 燕窝的功效与作用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藏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樱桃的功效与作用
- 陈皮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
-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瓜的功效与作用
-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 无花果的功效与作用
-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 黑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
- 甜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苦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 莲子的功效与作用
- 胖大海的功效与作用
-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
-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 银杏叶的功效与作用
- 沙棘的功效与作用
-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
-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 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 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 肉苁蓉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 何首乌的功效与作用
-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 锁阳的功效与作用
- 百合的功效与作用
-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 丝瓜的功效与作用
- 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
-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
-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 荷叶的功效与作用
- 南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 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 通脉四逆汤的功效与作用